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ID:25481878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_第1页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_第2页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_第3页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_第4页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负数 第1课时教案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设计[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指南_六_年级_数学_科目课题_认识负数_第(1)课时主备教师_简红梅_备课时间----2011-年----2-月--14--日教案补充建议落实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设计。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预习导学:1

2、、预习课本2到-4面,自己能举例子说明,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2、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负数?零下1度怎么表示?3、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怎样的量?0是什么数?课堂研讨: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做相反动作,例如:起立--坐下,向前看—向后看,左转—右转2、说一句相反意思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3、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③10

3、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二、研讨例题例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提问是否看懂了理解了例题1?反馈活动: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例题2、认识正、负数。1、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3,-3,40,-12,-400,-155,+88480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2、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3、书写正数和负数,强调正数的“+”号可以省略小结: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

4、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案《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设计》(..)。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名展示介绍负数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

5、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达标检测: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横线内-5,+26,9,-40,-120,+203,0正数-----------------------------------------负数---------------------------------------------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在小组内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他是否正确。3、连一连冰箱中的鱼水中

6、的鱼烧好的鱼10℃70℃-10℃哈尔滨:北京深圳-15℃~-3℃-5℃~5℃12℃~23℃4、填空:水沸腾的温度()℃水结冰的温度()℃月球表面的温度()℃5、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相反意义的量。①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市小学生足球比赛,上半场子进了3球,下半场失了2球;②上学期我校四年级转进16人,五年级转出3人;③刘阿姨做生意三月份亏了1200元,四月份赚了4500元。布置预习:预习例题3认识数轴,比较负数的大小课

7、后反思:认识负数第1课时教案设计2  第2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预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雷锋小学谢道翔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50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有关“倍”(整数倍)知识的本质是“比率”。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要么比较它们的差,要么就是比较它们之间的比率关系。乘法认知结构的发展,乃是对乘除法问题中的两组对应的四个数值构成的关系的认知过程。可见,理解两个量的倍比关系也是儿童乘法认知结构建立的重要方面。学情分析:“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