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ID:25491171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1页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2页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3页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4页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能源富集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榆阳区全区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为陕西第二大县,同时也是陕西与内蒙古接壤地带。榆阳区境内由北至南呈现出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域特征,以明长城为分水岭,其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区面积近3/4,南部为丘陵沟壑区,约占全区面积1/4。截止2012年底,全区人口共计53.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约占全区总数的65%。在经济发展层面,作为能源富集地区,榆阳区盛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页盐等资源。在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撑下,榆阳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2、幵始大规模开采、开发矿产资源,当地也形成了第二产业为主导、能化产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这种建立在矿产资源幵采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很短时期内就改变了榆阳区贫困落后的面貌,积攒了大量物质财富,但也产生了当地经济发展格局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一、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的情况。同时,大规模能源幵采以及能化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当前榆阳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当地植被破坏、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超标等问题已经达到临界点,如果不及时治理,势必会影响榆阳区

3、未来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角度来看,榆阳区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刻不容缓。而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讲,榆阳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度地区,当地水土流失情况极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逐年加重,荒漠化以及土地沙化等问题近年来也有加重的趋势。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频繁幵展,榆阳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因此亟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政策层面来看,“美丽中国”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以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都对榆阳区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提出了现实要求,并提供了千

4、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紧迫的政策实效性。.........1.2研究方法及思路本文首先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坏具体情况及原因,并根据榆阳区可持续发展现状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在依据指标体系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认知,为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方面,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评价指标体系为支撑,评价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从而为定性分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数据的支持下,着重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本质进行描述

5、和经验判断,从而为定量分析指明方向,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本文中通过指标体系法,建立了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从而有助于揭示榆阳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子系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2.1国内外研究现状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欧美一些工业化国家开始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引导了一批学者将其研究重心置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使得环境保护开始成为全球性问题而备受重视,并形成了许多有关生态环境的理论。1962年,美国著名生物学家R

6、achelCarson的著作《lonelyspring》一书问世,RachelCarson在其著作中对农药滥用而造成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类关于发展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存的讨论。上世纪七十年代,《增长极限》一书问世,这本著作提出了人类经济社会增长有限性的观点,认为地球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发展的限度,并对人口、经济、环境、资源以及粮食五个系统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其中一个系统的失衡必然会引起其他系统产生各种问题,这也是全球环境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⑴在此之后,《最后的资源》、《自然的终结》、

7、《第四次浪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一系列著作纷纷问世,这批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思考。[2]在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全人类的关注和重视之后,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农业等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应允而生。而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成果莫过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之中。1981年,雷斯特?布朗在其代表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应从限制人口规模、提升资源利用率以及实现资源再生使用等

8、途径出发。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召开,著名的《21世纪议程》、《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宣言》等纲领性文件面世,这些文件除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和介绍以夕卜,还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人类经济社会前进的方向和主要战略。........2.2相关理论介绍可持续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