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

ID:2549536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_第1页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_第2页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_第3页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_第4页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摘要】升麻葛根汤中所载的芍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疑惑。通过对赤、白芍药的本草流变、该方的药法源流及后世医家有关麻疹治验等方面的考查与辨析,认为用于麻疹初起或出而不透时方中选用赤芍为宜,惟妊娠麻疹,或素禀气怯或阴虚血弱之麻疹患者,则选用白芍为稳。【关键词】升麻葛根汤;麻疹;赤芍;白芍通过对赤、白芍药的本草流变、该方的药法源流及后世医家有关麻疹治验等方面的考查,试图对升麻葛根汤中芍药的选用问题进行辨析,以求同道指正。  1芍药的赤、白芍划分及其性用异同《神农本草经》中未有赤、白芍之分,言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

2、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始言:“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尺许。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宋·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将芍药分为白芍和赤芍两种,所载方中多以赤芍、白芍分书,且祛邪方多用赤芍、补虚方多用白芍[1]。金·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方后注云:“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述:“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上篇》谓芍药:“白者味酸微寒无毒,功专入肝经血分敛气。……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

3、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有散邪行血之意”。现代《中华本草》言白芍多为栽培品炮制而成,赤芍多为野生品种。2005版《药典》分收白芍和赤芍二味,指出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经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所得,其性味苦、酸,微寒,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即得,其性味苦,微寒,功用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由上可以了解到,自《太平圣惠方》后,赤、白芍即分用至今,其中白芍苦酸微寒,有敛阴养血之功;赤芍苦寒,有凉血散瘀之用,二药在功用上的差别已达成共识。现代在赤、白芍的药用来源上目前虽不全一致

4、,但总体上倾向于两味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但白芍多系家植,经去皮水煮、晒干后使用,赤芍药多为野生,不去皮而直接生用的认识。  2升麻葛根汤的方源及其药法追踪升麻葛根汤载于宋大梁·阎孝忠的《小儿方论》,原方所载:“治伤寒,瘟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并宜服之”。本方主治并不限于疮疹已发未发者。鉴于后世确有常用本方治疗痘出发热、痘中夹疹、麻疹见形、阳毒发斑等痘疹类病症的经验,结合原方所载“疮疹已发未发”,现代多版《方剂学》教材均将该方主治限定于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者。王旭高在注解升麻葛根汤指出,“此即仲景葛根汤去麻、桂加升麻

5、,转温散为凉散,乃后人超出之方也”(《退思集类方歌注·葛根汤类》)。因仲景葛根汤为治太阳阳明合病之方,故该方所治亦不离太阳、阳明二经。原方主治中所述风热、头痛、肢体痛,类似太阳病;而又治壮热,乃言及阳明之热。清·陈修园认为:“此方仿仲景葛根汤,恶姜、桂之辛热,大枣之甘壅而去之,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与太阳表剂迥异”(《时方歌括·卷上》)。但亦有认为,升麻葛根汤由《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中所载的芍药四物解肌汤(芍药、黄芩、升麻、葛根各半两,治少小伤寒)去黄芩加甘草所得[2]。考《备急千金要方》中芍药四物解肌汤治疗少小伤寒,方用黄芩,证涉里热,而仲

6、景葛根汤属于表散之剂无疑,从主治和药法来看,升麻葛根汤所治不离太阳或阳明之肌表,其功效主在透散。因此认为,升麻葛根汤与仲景葛根汤的亲缘更近。不过,即使该方之源头有汉、唐之异,但方中究用赤芍或白芍,仍待存疑。  3关于方中赤芍与白芍选用的不同认识  3.1白芍之用或不用  持方中当用白芍,则因其合升麻、葛根可调和营卫,助解毒热,且白芍酸收之性,可制约升、葛之升散。因麻疹之透发实由肌肉以外越皮毛,“肺之受制独甚,观其未出之先,咳嗽鼻涕喷嚏可验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若只用升、葛,则恐升散太过,或可致毒热升提于胸中,恐有邪热迫肺或毒邪陷肺之弊。麻

7、疹未发之际,“其本有恶心干呕烦闷者,乃心与肺相连”;毒邪熏心而烦,若升提太过,恐心更受其毒。故以为酸收可牵制二药之升散,以缓图发散之功。又毒热之邪蕴于内,则耗灼津液,且症本现壮热,故以白芍与甘草相合,酸甘化阴,固护津液,可防津液受灼太过。不主张用白芍者则认为麻疹之治“出贵透彻,先发其表”,使毒尽达于肌表,若用酸收,恐内闭毒热,则必不能出透,“多致毒气内攻,喘闷而毙”(《麻疹阐注·卷一》)。  3.2选用赤芍之宜忌  清《麻科活人全书》:“痘以气尊血附为美,麻以血凉肌解为妙”。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地,灌溉筋骨肌肤,热毒趁外发之势,挟血一同溉入肌肤,故麻疹

8、点似朱砂,其色红状,乃热及血分矣。治惟热从血透,肌热得解,毒尽于肌表,疹方得痊也。赤芍能引药入血,清血中之热,故以赤芍活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