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

ID:25497105

大小:6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0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_第1页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_第2页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_第3页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_第4页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术馆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研究——以广东美术馆为例-->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缘起美术馆的前身是博物馆,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博物馆系统的一个分支并分离出来,因此美术馆又被称为艺术博物馆(ArtMuseum)。这就决定了作为博物馆群组成部分的美术馆也具有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即作为收藏、储存、陈列、展示人类文化的场所,保存并传播着人类的共同记忆。随着近现代民主、文明、公平等理念的发展,美术馆经历了从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向公众开放。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我国博物馆、

2、美术馆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对应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厚。甚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博物馆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性指导,博物馆从最初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对物的拥有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提供服务。在这种被称之为“新博物馆学”的经营理念的带动下,美术馆从昔日高高在上的艺术品收藏机构、艺术理论研究机构逐渐转变为向普通大众传播艺术信息的服务机构。当然,美术馆这一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削弱其自身严肃的学术意味,而是以一种更为亲近的姿态主动将大众眼中触不可及的艺术变得更加可

3、近可感,将人类所共有的文化向更多人开放。特别是博物馆、美术馆从经济角度降低进入门槛后,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特性被不断放大,似乎在面对这类公共文化机构时,所有公众都拥有平等的文化享有权利。然而,20世纪法国思想界泰斗布尔迪厄却对博物馆(美术馆)这些作为公共文化遗产的机构展开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博物馆(美术馆)向公众开放的姿态是一种虚假的慷慨。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法国文化部的邀请下,布尔迪厄组织团队在法国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数十个博物馆中对9000多人进行了调查,最终形成了《艺术之恋》这本文化社会学报告。布尔迪厄在

4、此书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其价值取向:“博物馆由于其入场券价格的低廉,看上去向任何人开放。但实际上,对艺术商品的消费能力取决于对于艺术品的解码能力,而后者,对大多数中下层公众而言,己经被预先剥夺了。因此,艺术博物馆……是对于艺术民主的虚假承诺。”[1]美术馆在现今的艺术生态环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美术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是如何处理艺术作品数量的无限性和展览空间的有限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的?美术馆筛选展览作品的标准是什么?美术馆是精英文化的庇护所,还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文化群体?如何扩大美术馆的公共性,让美术作品“走下神坛”,

5、在社会中,在普通公众中发生效应?美术馆的场馆设置、布展方式会不会影响观众对展品的观感?观众在美术馆构建的空间中进行了哪些传播活动?美术馆所从事的艺术传播活动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对人类交往习惯、社会发展形态有哪些影响呢?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对于公众、城市、国家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综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概念都肇始于西方。博物馆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变迁,博物馆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被置于不同的历史语境。到了20世纪,博物馆才按照藏品(展品)的

6、差别分为三大类型: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美术博物馆。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美术馆才具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在西方,因为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悠久,因此专门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博物馆学早已经是一门显学,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在此影响下,针对美术馆的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对博物馆(美术馆)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杰弗瑞·艾布特所著的《博物馆的起源和发展》(王璜生,2004)一文以时间为节点,从古典时期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世界的缩影、启蒙运动后的平等主义与教育、1793年卢浮宫的开放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博物馆的兴起这几个时间段梳理

7、了西方博物馆的发展史。对美术馆公共性的研究。西方国家围绕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在理论和实务上的研究十分丰富。美国艺术批评家大卫·卡里尔在《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大卫·卡里尔,2008)一文中讨论了艺术公共领域的形成和现实状况。由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院长、哈佛大学美术馆前馆长詹姆斯·库诺主编的《谁的缪斯:美术馆与公信力》(詹姆斯·库诺,2013)一书集结了欧美发达国家数位有影响力的美术馆馆长对美术馆公共性职能的讨论。从他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美术馆学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美术馆作为艺术传播机构应为公众提供无

8、偏见的艺术服务的经营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美术馆已从高不可攀的艺术品收藏机构向服务大众的艺术传播机构转变。这本书中更值得研究者们珍视的是,数位美术馆馆长都强调了美术馆作为传播主体在向观众传播艺术知识之外,更应该鼓励观众探索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并且应该为公众拥有更好的艺术体验创造条件,让感性的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得到发酵。对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的美术馆的研究。从20世纪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