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

ID:25500862

大小:1.8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_第1页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_第2页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_第3页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_第4页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总复习八上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年历史复习卷(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彭杨同学在网上收集了下列资料,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适合的题目是序号历史事件作用1戚继光抗倭基本解除倭患2雅克萨之战有利于中俄东段边境的长期和平3虎门销烟表达了中国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A.中外友好交往B.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C.中华帝国的强盛D.闭关锁国与危机来临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3.我国每年

2、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ABCD4.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右侧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A.是在上海签订的B.是甲午战争的结果C.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协定关税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

3、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7.“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

4、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9.右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860年10.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A.左宗棠B.李鸿章C.林则徐D.谭嗣同11.“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邓世昌C.岳飞D.关天培1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工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理论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3.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A.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

6、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D.老三在一家日本工厂打工1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利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西方列强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而发动的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鸦片战争16.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

7、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A.西方侵华史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D.中国人民探索史17.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18.“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

8、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19.“七一”学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