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

ID:25504519

大小:6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0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_第1页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_第2页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_第3页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_第4页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郭沫若墨学研究析论摘要:墨学研究是郭沫若学术生涯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他对先秦墨学作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然而,他除了对墨家的救世的精神稍加肯定外,几乎持全盘否定态度。他从孔、墨比较出发,认为墨家代表秩序的守成者。至于《墨经》,郭沫若从经典解读入手,认为其中包含着观点完全对立的两派,代表着墨家后学不同的派别。郭沫若墨学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时代政治的背景影响着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关键词:郭沫若;墨学;唯物史观郭沫若与墨学的机缘可以从20世纪二十年代算起。二十年代初,梁启超出版《墨子学案》一书,给墨学以较高的评价,郭沫若

2、以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写了篇具有论争性质的文章《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四十年代,他又在《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论著中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关于墨学的看法,表达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墨学研究是郭沫若学术生涯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自他的第一篇墨学文章《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到20世纪四十年代的有关墨学的文章,对墨学的看法上已经有很大不同。他后来谈到自己在20世纪二十年代对墨学的看法时说:“对于墨子我从前也曾讴歌过他,认为他是任侠之源。《墨经》中的关于形学和光学的一些文句,我也很知道

3、费些心思去考察它们,就和当时对于科学思想仅据一知半解的学者们的通习一样,隐隐引以为夸耀,觉得声光电化之学在我们中国古人也是有过的了。”[1](488)过,后来,郭沫若对墨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在1929年所著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指出墨家宗教是“反革命”。四十年代,他对墨学的看法更加系统化,否定的态度也更明确:“我认为他纯全是一位宗教家,而且是站在王公大人立场的人。前后看法的完全相反,在我是有客观根据的,我并没有什么‘偏恶’或‘偏爱’的念头。我的方法是把古代社会的发展清算了,探得了各家学说的立场和根源,

4、以及各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定他们的评价。”[1](493)郭沫若的墨学研究的重点篇章在四十年代发表,我这里所要论及他的墨学研究以四十年代的研究为准。一20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出版了《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等在当时学术界颇具影响的著作,其中有些篇章对《墨子》思想作了深入大胆的研究和评判,特别是在《墨子的思想》、《孔墨的批判》、《名辨思潮的批判》、《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等论文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墨学的有关看法和基本观点。郭沫若的墨学研究是以他称之为《墨经》作基本材料的。有必要指出,他所说的《墨经》并不是人们通常

5、认为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而是我们所说的反映墨家十项主张的那些篇文章,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用》、《节葬》、《非乐》、《非命》那一组文章。他认为,讨论墨子的思想,不应超越这些文章的范围。墨学十论,究竟哪些是其思想的根本观念,研究者们观点不尽相同。郭沫若明确指出:墨子有“天志”以为他的法仪,这是他一切学术思想的一根脊梁。抽掉了这条脊梁,墨子便不能成为墨子。墨子的“天志”,是天老爷之意志,也就是“天下之明法”,也是他的规矩,就如没有规矩不能成其为轮

6、匠一样。墨子信仰上帝,更信仰鬼神,上帝是宇宙中的全能全智的最高主宰,鬼神要次一等,是上帝的辅佐。上帝鬼神都是有情欲意识的,能生人,能杀人,能赏人,能罚人。这上帝鬼神的存在是绝对的,不容许怀疑。[2](464)郭沫若批评了那些认为墨子的“天志”是“神道设教”的观点,认为“神道设教”是儒家的做法。由此他指出,墨子是一位宗教家。其根本思想是天志、明鬼。他是把殷、周的传统思想复活了。他是肯定了一位人格的天,自然也肯定了鬼神。[2](361)墨子的兼爱、尚贤、非攻、节用等等学说都是以这天鬼为规矩而倡导出来的。不过,郭沫若认为

7、,墨子虽然是宗教家,但并没能够创立一个宗教。他从地理环境分析了墨子没有能够创立宗教的原因。[1](111-112)我认为,单纯从自然环境来说明宗教起源问题值得商榷。因为宗教的起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有着复杂社会历史根源,环境因素远非一个重要的成因。从宗教的起源看,创立宗教的大多是被压迫者,他们以宗教这种特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以求得一种精神的慰藉。而“天志”只不过是墨家“兼爱”的工具,墨家实现“兼爱”的手段,兼爱才是的根本观念。对于一般研究者认为墨学根本观念的“兼爱”,郭沫若认为在墨子思想体系中起核心作

8、用,与非攻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兼爱”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非攻”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说的,“非攻”只是“兼爱”另一种说法。然而,他对墨子的“兼爱”思想也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最大的矛盾是承认着一切既成秩序的差别对立而要叫人去‘兼’”[2](471),名义上谈“兼爱”,实际上是“偏爱”。他说:他(墨子)的最大矛盾是承认着一切既成秩序的差别对立而要叫别人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