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营矿地质报告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

ID:25508699

大小:445.1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0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_第1页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_第2页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_第3页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_第4页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钱家营矿地质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述2第一节井田地理位置、范围及交通2第二节自然地理3第二章矿井地质3第一节地层3第二节含煤地层4一、含煤地层4二、煤层对比及标志层5第三节矿井构造7一、区域构造概况7二、矿井构造8三、矿井构造发育规律12第四节矿井地质条件分类13一、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必要性13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评定基础13三、矿井地质条件分类14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15第一节含煤性15第二节煤层15一、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15二、煤层间距17第四章矿井水文地质18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18一、含水层段(岩组)划分18二、区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19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19一、矿井的补给水源和含

2、水层19二、矿井的充水水源及补给条件21三、多层充水含水层组内、外边界21第三节矿井防治水21一、矿井现有排、防水设施及主要防水安全措施的综合评价21二、矿井断电后自动淹没时间22三、其他一般性的防水措施23第四节矿井涌水量及预计23一、矿井涌水量23二、矿井涌水形式及规律23三、矿井涌水量预计24第五节防止奥灰突水的条件分析24一、突水条件24二、评价方法25三、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对煤层开采的影响25四、奥灰水的防治对策26第六节水文地质类型27一、水文地质类型评定基础27二、水文地质类型28第五章开采技术条件28第一节开拓方式及煤层顶底板条件28一、矿井开拓方式28二、煤层顶底板

3、条件291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井田地理位置、范围及交通钱家营井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约15km处,开平向斜的东南翼,以井田工业广场为中心,至京山铁路的唐山站和古冶站直线距离分别为14.5km和16km,距唐津、唐港高速公路入口8km。唐乐公路斜穿井田中部,与井田东侧的吕家坨矿业分公司亦有公路直通并与唐乐公路相接,交通非常方便(图1)。图1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交通位置示意图第二节自然地理钱家营井田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标高介于+7~+26m之间,地形坡度为1‰。东部于新古河道两侧有高度1~3m呈NE-SW向排列的小型沙丘。井田内有沙河、老牛河、幸福河。沙河发源于迁安城西的好树屯,汇集了

4、清凉山东麓一带山地之水,向南进入开平煤田,蜿蜒于唐家庄煤矿,流经吕家坨煤矿与范各庄煤矿之间,回折而向西南,过钱家营、宋家营、小集镇,该河下游无入海口,沙河春季干涸,秋冬贫水,夏季流量较大,洪峰来临多发生于上游山地暴雨之际,1962年测得最大流量为472m3/s。井田中部的老牛河,为人工开竣,上游从孟家大寨东北流来,在钱家营与阎庄之间汇入沙河。老牛河在小张各庄东与东西横贯的幸福河相联,沙河出现洪峰时,钱家营附近的沙河水,有向老牛河下游倒灌现象。第二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地层钱家营井田隶属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东南翼。开平煤田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古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其中石炭-二叠系为含煤岩系

5、,各系、统间多以整合或假整合接触(表3-1)。含煤地层大多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但也有零星出露。表3-1区域地层表界系统年代组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Q~~~~~~不整合~~~~~~洼里组0~890上古二叠上统28011生界系古冶组346下统唐家庄组180大苗庄组79石炭系上统赵各庄组74开平组70中统C2唐山组-------平行不整合------马家沟组65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O2345下统亮甲山组115冶里组203寒武系上统凤山组68长山组48崮山组82中统张夏组120下统馒头组150景儿峪组263元古界震旦系上统迷雾山组1200杨庄组400下统高于庄组600大红峪黄崖关组~~~~~~

6、不整合~~~~~~五台群450太古界前震旦Ar说明:据2001全国地层委员会和2004国际地层委员会发布的时代划分方案,石炭纪二分,二叠纪三分,但为了与矿上其他资料吻合方便起见,本次仍沿用旧的时代划分方案。第二节含煤地层一、含煤地层钱家营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基底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含煤地层总厚度约为500m。含煤地层特征与开平煤田其它井田基本相同,含煤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石炭系(C)石炭系总厚约200m。由于沉积原因,缺失石炭系下统,致使石炭系中统与其下伏的奥陶系马家沟灰岩呈假整合接触,石炭系与其上覆二叠系以11煤顶板(含海相动物化石的细粉砂岩组成)的顶

7、面为界。石炭系中、上统的分界面是唐山灰岩(K3)的顶面。(1)石炭系中统(C2)唐山组(C2):直接覆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上界为唐山灰岩(K3)顶面,与上覆开平组整合接触,区域上与华北地区的本溪组相对应。本组一般厚约60m,岩性以紫、绿、灰色的粘土岩和浅灰色粉砂岩为主,仅上部可见细砂岩;下部约26m,为滨海环境的湖泊相碎屑岩沉积,向上逐渐过渡到海相薄层碳酸盐和过渡相的交替沉积,形成一个逐渐递进相序。(2)石炭系上统(C3)石炭系上统总厚度约135m,以11煤顶板顶面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