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ID:25510954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现状的分析,构建了一套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产业区发展状况,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临港产业是依托港口资源发展的产业集群,包括港口装卸业、海运业、服务业。河北省有唐山、秦皇岛、沧州等优良港址。本课题重在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的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产业区内发展状况,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一、循环经济内涵  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遵循3R原则(即reduce

2、,reuse,recycle):减量化指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再生利用指废弃物最大限度转化为资源。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开环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模式。  二、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现状  1.秦皇岛市。秦皇岛市通过改造和淘汰能耗高、技术落后的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进行能源重复利用。  2.唐山市。唐山市初步形成了以钢铁一煤炭一建材一化工等产业为中心的废渣、中水、热能的循环利用模式和企业内部循环模式。但是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阶段。

3、  3.沧州市。沧州市依据产品项目上下游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形成区内互为原料、互为市场的发展格局。但是仍存在着循环产业链条的建设方面薄弱,临港工业区内企业关联度差的问题。  三、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3R原则,本文从管理、经济、产业关联度、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入手,制定出河北省临港产业区域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1.管理指标。(1)促进临港产业建设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地方政府应在财政、金融、税收、投资、人才、知识产权、排污收费、土地使用等要素管理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保证园区健康持续发展。(2)临港产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坚持

4、按照“环评”和“三同时”的要求,严格把好“环评和验收”关。(3)制定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本指标要求初步实现60%以上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4)确定规模以上企业ISO14001认证率。本指标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实现60%以上通过ISO14001认证。(5)信息系统建设覆盖率。通过相互信息交流,实现各单元资源相互利用的最优化。覆盖率要达到100%。  2.经济指标。(1)资源产出指标。主要是指消耗一次资源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  ①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  ②土地产出率:  ③能源产出率:  ④水资源产出率:  (2)资源消耗指标。主要描述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GDP所消

5、耗的资源,该项指标反映节约降耗,推进“减量化”,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  ①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②重点产品单位能耗:指生产每吨产品(铜、铝、水泥、化肥等)所消耗的能源。  ③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④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  ⑤重点产品单位水耗:  ⑥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工业每生产万元增加值所消耗的水资源。  (3)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反映六大类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状况。  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②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③工业废水再生率:  (4)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指一定时期内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活动

6、的最终成果在工业中的比重,其数值等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除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投入比重越大反映发展临港产业区域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能力越强。  (6)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以EA作为科技进步对GDP贡献率,则:,其中:是GDP的年增长率,  是劳动产出弹性系数,是劳动的年增长率,  是资金产出弹性系数,是资本的年增长率  3.产业关联度指标。进行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研究时,主要是利用投入产出法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反映产业关联强度。指标侧重反映物质集约利用和基础设施共享的效果。  (1)物质集约利用。①能源集约利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及下降率。  单

7、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长指数/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数-1)×10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下降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量/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能源消费量增长指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1)×100%。  ②水资源集约利用: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工业取水量/工业增加值。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