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

ID:2553100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_第1页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_第2页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_第3页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_第4页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生动的再思考一、气韵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  古筝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古筝也是一件极具气韵潜质的乐器。因为古筝演奏方式和风格的特殊,关于古筝的气韵表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气韵,实际上是一种以韵补声.L.,在古筝演奏中,每个音并不是奏出之后任其做直线形状的消失,而是常常将余音做弯曲处理,演奏者将其颤动,或吟或揉,或颤或颠,使单音成为曲线式的运动,继而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和气韵。古筝中将定弦看作正声,正声以外的音视为韵,正声不足韵补之,也就是所谓的以韵补

2、声。不仅仅是古筝,很多民族乐器,例如古琴、二胡、琵琶等,凡是弦乐器,都具有这种特征。  广义上的气韵就是将古筝演奏看作是一项艺术创作,和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艺术之最高审美标准。从气韵生动、韵者,美之极凡书画当观韵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等论断中可以看出,凡此种种无不将其推崇为超越一切美的最高标准。它更是常常用来评论诗、书、画、乐、建筑等中国艺术,将之用来作为古筝演奏的最终目的是不为之过的。以韵补声的狭义之韵,对于审美范畴的广义之韵来说,前者是形成后者的基础和前提之一,也就是说有余音的存在才会有余意的出现。所以,以韵补声之

3、韵是被包容在广义之韵这一审美范畴之中的。  二、古筝演奏中气韵的表达  (一)古筝演奏中气的表达。  自古以来,关于古筝、古琴等弦鸣乐器,对气的总体要求是将气看作是内在精神力量的源泉,有了内气的协调,精神上就会显得轻松和自如,更加有利于演奏者游刃有余的演奏作品。笔者对于气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气,一个是贯气。  首先是调气。这其实是一个呼吸的问题,或者说是演奏中连贯、停顿适当与否的问题。每一个乐思是一个小呼吸,每一个乐句又是几个小呼吸连贯起来的大呼吸,整首音乐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呼吸构成的。所谓气动则声发,在演奏过程中,大臂

4、、小臂、手腕、指尖等诸多部位通过联合运动而产生了力,在气息的运筹下最终输送到指尖。所以说,气息的顺畅决定了力的顺畅,如果气息通畅,力也通畅,演奏出的声音就是松弛且有弹性的。反之,演奏出的声音就是僵硬、干瘪的。在调节好气息的通畅程度之后,还要对气息和力量进行控制,使之符合作品的演奏要求。在演奏强力度的作品时,为了表现出作品高昂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快速的深呼吸,屏气凝神,将全部的力量积攒起来,通过手臂和全身的力量贯穿手指。在演奏中等强度的作品时,呼吸要相对的浅一些,气也要聚集的少一些,重点是这种饱满气息要通畅,使全身的力、臂力、腕力

5、、指尖力相配合,从发出清脆、干净的声音。在演奏弱力度的作品时,呼吸要达到最浅,运用慢呼吸和慢抬手的动作,或者直接屏住呼吸。演奏句尾音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种调气方法。演奏者内心一定到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波动,使音乐的气息和演奏者气息相协调。  其次是贯气。指的是在古筝演奏中,全曲的气息贯通,这是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呼吸方式,演奏者将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贯通一体,但是却不露半点的拼接痕迹,整个作品呈现出一个畅通无阻的大起伏、大呼吸群。首先要求演奏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在运气时做到首尾贯通,上下贯通,为了保证乐句之间、段落之间的顺畅连接和自由过

6、渡,要求演奏者在动作和动作之间,手腕做弧线运行,以保证弹奏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其次是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逐渐的做到忘形以养气,即能熟练地演奏作品之后,将演奏过程中的技术、技巧都忘掉,不在拘泥于哪个音是否谈得准确,饱满,而是有一种大局观,有意识的予以放松和随意,用一种气场去演奏,追求一种信手掂来和得心应手的感觉。气在古筝演奏中,是通过由内气到呼吸,由呼吸到气息,由气息到气息掌控整个作品的过程,它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又是确确实实能够感觉到的,表演者的生命气息和作品的音乐气息,共同构成了关于气的艺术魅力,只有把握了气在演奏中的运用,才能把握

7、作品的内涵,将乐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古筝演奏中韵的表达。  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按照古筝的构造,以筝码为界,划分成左右两个演奏区域,左手活动于左侧,以按弦为主,承担乐音的润饰;右手活动于右侧,以弹弦为主,基本任务是取音,是旋律的骨干。筝的特点就在于演奏中对于左手按音技巧的运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有韵味。一个音,特别是句尾音,常常被分为音头、音颈、音腹、音尾,经过演奏者的细致刻画,产生独特的神情和韵味。韵的表现蕴含着人的秉赋、性格、感情、气质、格调、心理积淀、文化传承等等丰富的内涵。筝艺中的韵味和神情不仅有赖于演奏者的技术水

8、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演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生活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筝乐风韵独特,个性鲜明,奠定了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是其他固定音阶乐器所不能取代的。有了演奏技术做手段,是否能达到韵的境界关键在于运用手段的能力了。所以音乐感知力、想象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