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

ID:25532603

大小:9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_第1页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_第2页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_第3页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_第4页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看待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摘要]:区域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矛盾。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分析了其内在的成因,提出了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对策。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公平的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和适当的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缓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关键词]:发展经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社会主义下的经济在此期间蓬勃发展,GDP呈飞速上涨之势

2、,已经翻了几番,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地带,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我们欣喜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其中对比最鲜明的莫属沿海城市与西部偏远内陆地区了。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地区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当这种地区差距长时间存在并持续扩大时,就会影响整体经济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不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经济建设水平不均衡等。因此,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很重要,如何看待这个

3、问题,以求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自然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一、当下不同区域发展背景1.1工业化水平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工业化的水平及阶段差异方面。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如福建、浙江、广东一代。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以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

4、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较低的工业化程度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产业扩散的生产传递网络,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辐射能力较差。而东部地区不仅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而且工业化程度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这种差异使中西部丧失的大量附加值流向东部地区。这是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2教育发展水平西部是我国文盲半文盲最集中的地区。截至2010年全国文盲半文盲占15岁

5、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0.96%,而西部大多数地区都高于该指标,内蒙古为13.67%,甘肃20.33%,云南21.50%,青海23.45%,西藏更高达54.86%。同时据有关资料统计,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6%,但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15.5%,而东部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14%,却拥有占全国人才总量43.2%的各类专业人才。西部地区每万人中据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只有102人,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10。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总体不高,劳动力素质差,使得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阻碍西部开发,

6、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教育经费分配方面,东中西部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政府教育投入,东中西部历占总经费的比重分别为55%、28.5%、16.5%,差距很大,尤其是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东中西部所占比例更不平衡,分别是72.8%、18.5%、8.7%。西部教育经费少,致使西部的人力资源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人力资本投资少,以致可用到生产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很低,因此其回报相当少。1.3经济建设水平图1我国东、中、西三大区人均GDP折线图(元)用人均生产总值来衡量,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西部的1.86倍、中部的1

7、.56倍,到2005年分别扩大到2.39倍和2.05倍。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分别为50.3%、29.06%和20.63%,到2005年分别为59.27%、23.36%和17.37%。东部地区的比重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见图1)。从经济增长的绝对值来看,东中西部的差别也较大。实际投资量差距较大。在新一轮保增长投资中,虽然覆盖了全国各个区域,但是由于东部的产业集群优势,成为投资和产业振兴受益最大的地区。东西部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更集中表现在区域间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

8、的扩大,区域收入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2008年1-3季度)来看,2万以上主要是东部地区,其中北京38977元、上海35639元、天津26660元、江苏21850元、浙江23294元、广东23188元、西藏30947元、宁夏20564元。而低于1.5万元的主要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其中黑龙江14620元、江西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