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

ID:25534611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CAN总线技术,然后给出了CAN总线技术在以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为中央控制器的某汽车仪表系统中的应用,并对该系统总体结构及其中CAN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详细说明。关键词CAN总线,MC9S12,汽车,仪表0引言控制局域网CAN(controllerarea时,CAN仍可提供高达50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CAN的应用范围遍及从高速网络到低成本的多线路网络。在自动化电子领域的汽车发动机控制部件、传感器、抗滑系

2、统等应用中,CAN的位速率可高达1Mbps。CAN网络具有反映快,.freelsCAN是MotorolaScaleableCAN的缩写,而msCAN12模块则是在MC9S12系列MCU上的具体实现。它服从CAN2.0A/B协议,集成了除收发器外CAN总线控制器的所有功能。msCAN12基本特点如下2:(1)模块化结构(2)实现了CAN2.0A/B协议,支持标准和扩展帧格式(3)支持远程请求帧(4)双缓冲接收存储方案(5)带有本地优先级排队机制的三缓冲区发送存储方案(6)可屏蔽、可重组标识符验收过滤器(7)内置低通滤波器的可编程唤醒功能

3、(8)可编程环路检测模式支持模块自检(9)时钟源可程控选择CPU总线时钟或晶体振荡器时钟采用msCAN12的CAN总线系统如图1所示:图1含有MC9S12及其他节点的典型CAN总线网络系统CAN收发器采用摩托罗拉的CAN通信物理接口芯片MC33388,它的主要特点是:●静态电流低至15uA;●波特率范围为10~125kbps;●发生总线错误时可自动调整至单线模式,错误消失后可自动恢复正常状态;●支持单总线传输模式;●总线对地、电源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具有总线驱动器过热保护功能;●支持无遮蔽双绞线传输;●无功节点不影响总线状态;●工作温

4、度范围为-40℃~125℃。MC33388与MCU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图2MC33388与MCU应用电路2.2CAN数据通信接口模块软件设计通信接口模块程序主要包括三部分:初始化子程序、发送子程序和接收子程序。初始化程序主要是通过CAN控制器控制段中的寄存器写入控制字,从而确定CAN控制器的工作方式等。有三种方式进入初始化程序:一是上电复位,二是硬件复位;三是软件复位,即在运行期间通过给CAN控制器发一个复位请求,置复位请求位为1。在复位期间必须初始化的寄存器有控制寄存器CTL、发送控制寄存器TCR、接收中断允许寄存器RIER、总线定

5、时寄存器BTR、验收控制寄存器IDAC、验收寄存器IDAR、验收屏蔽寄存器DMR等。主节点CAN数据接收采用中断方式,MCU内部的CAN控制器具有双缓冲接收结构,对总线数据具有一定的缓存能力,通常系统采用主程序查询方式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并用广播方式发送,对特殊数据采用远程帧申请方式,这样更有利于程序对多个任务的结构化管理,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CAN总线以报文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节点对总线的访问采取位仲裁方式。报文起始发送节点标识符可分为功能标识符和地址标识符。CAN协议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节点地址编码方式,而扩展了对通讯数据

6、进行编码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总线采用CAN2.0B协议,数据标识符用29位二进制表示,即可定义229个不同的数据类型,即使对未来更复杂的汽车控制网络其容量也足够了。标识符的值越小,帧数据的优先级越高。通过数据链路控制,每个接收器完成帧接收滤波确定此帧数据是否有效。CAN控制器监听总线电平决定发送接收是否有效,实际汽车应用中一般采用不冗余的通讯线路,而CAN协议提供强大的出错诊断机制,在保证数据通讯的可靠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图3CAN通信程序流程图3结束语CAN总线技术,是工业控制与计算机网络两者边缘

7、的产物。无论是从网络的结构、协议、实时性、还是适应性、灵活性、可靠性乃至成本等,工业控制的底层都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汽车工业中,要传输的信息帧都短小,要求实时性很强、可靠性高,CAN总线协议作为一种简单而可靠的通讯协议,在车用电控单元和仪表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的CAN接口电路与通讯软件结构对其他微处理器系统来说,加以适当的修改也是适用的。由于在实际的车用电气环境中,需要考虑温度、电磁干扰、电源等因素,设计时应考虑软、硬件的抗干扰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