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ID:25538584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杨前华,徐胤莉,汤昕怡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当前校企合作存在深广度不足、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校企协同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是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通信学院为例,校企共建“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信雅达企业培训园”等4个各具特色的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资源协同体”案例,提出了联合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长效合作新模式,并从学院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了通过资源植入、资源互换,校企协同育人所产生的效益,探索了基于利益捆绑的深度校企合作平台和长效机制建设,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

2、展望。..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资源协同体;长效机制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重点课题“以共建平台为载体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基于南信院的多案例研究”(项目编号:2013JSJG088);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以企业大学为中间节点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ZYLX2011124)简介:杨前华,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1674-7747(2015)05-0007-03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是当前困扰高职院校的一个难题

3、,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此外合作未能直接给企业创造价值,亦导致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热情。针对以上现状,2007年以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通信学院为试点对象,校企陆续共建“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信雅达企业培训园”等5个各具特色的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资源协同体”,从校企合作模式、动力机制、资源协同机制、合作有效性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持续的研究与实践。一、资源协同体基本概念“资源协同体”[1]即指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院校与企业,以“协同增值、利益共享”为目标,通过植入、互换、共用等协同方式,组成的兼具教育、培训、研发等功能的有机整体。“资源协

4、同体”是校企协同增值的载体、沟通产业的桥梁、人才共育的平台。[2]“资源协同体”的建立是基于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的判断,它使校企合作从单向需求型转变为资源协同型,以利益捆绑,建立起动力机制,达成持久、稳固、有效的合作,破解可持续发展的难题。[3,4]二、校企“资源协同体”案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的“资源协同体”就是整合双方资源,以资源换资源,以服务换资源。(一)职业技能鉴定协同体学院与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共建职业技能鉴定协同体,双方合作成立“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依托“职业技能鉴定协同体”的运作,校企通过协同职业技能鉴定资源,校企共同制

5、定行业技能标准、开发鉴定工种和培训教材、开展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并将相关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解决专业“双证书”的有效性问题。(二)业务和设备资源协同体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共建业务和设备资源协同体,分别成立“中兴通讯客户培训中心”、“江苏联通宽带接入技术培训基地”,共同打造企业级实训环境,承担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老员工技能提升和客户培训。依托“业务和设备资源协同体”的运作,协同业务和设备资源,解决专业实训设备与企业在网设备同步更新问题。(三)课程资源协同体学院与中兴通讯学院(企业大学)共建课程资源协同体,成立“中兴电信学院”,承担通

6、信行业实用人才的学历教育,开展人才需求研究,开发专业新方向,优化岗位课程资源。依托“课程资源协同体”的运作,协同专业教育资源,解决专业和岗位课程动态调优问题。(四)人力资源协同体整合上述协同体的资源,建成“信雅达企业培训园”,通过“南京信雅达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对外运营。并协同校企人力资源,共组“信雅达混编师资团队”。团队的每位成员都集教师、培训师、工程师为一体,每年服务工程现场的时间不低于3个月。团队实施企业化管理,校企人员按同一标准进行培养、考核和分配,共同承担工程实施、客户培训和专业教学任务。藉此,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工程师同步提高,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专业教学。依托

7、“人力资源协同体”的运作,协同人力资源,组建混编师资团队,解决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保鲜”和兼职教师教学参与度问题。这一创新,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三、校企“资源协同体”体制机制建设(一)形成合作策略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及领军企业的合作,保障“资源协同体”的认可度;通过项目依托,保障其稳定性;通过与企业大学合作,保障“资源协同体”与专业教育的关联度。(二)建立管理架构各“资源协同体”成立管理办公室等机构,按企业化运作管理;同时,校企联合成立“信雅达理事会”,对各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