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

ID:25540291

大小:78.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20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_第1页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_第2页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_第3页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_第4页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任鸿隽:一位睿思的科学人[摘要]任鸿隽的中国现代有影响的、有睿思的科学人。本文仅仅围绕他关于学界和学术研究,中国学术之敝及其原因,中国古代无科学,知识和常识、发明和研究等加以评介,以揭示他的思想的几个富有启发性的侧面。[关键词]任鸿隽中国学术和科学科学人中国现代科学思潮任鸿隽(H.C.Zen,1886-1961)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的开路先锋和中国现代科学思潮的先知先驱,也是一位睿思的科学人(manofscience)。鉴于我已就任鸿隽的科学观、科学文化研究、教育思想以及他与批判学派的思想关联另文论述,本文仅想阐释一下他

2、对几个具体学术问题论述的理路和睿思。(一)关于学界和学术研究任鸿隽对学术界和学术研究向来十分注重和关心,他在1914年赴美不久,就接连发表了“建立学界论”(pp.3-9)和“建立学界再论”(pp.10-13)二文,详细论述了学界的意义、界定、基础等等。在前一文中,他把学界对于一国的重要性看得似乎无以复加:夫将有求于暗夜之中,非烛何以昭之?有行于众瞽之国,非相何以导之?学界者,暗夜之烛,而众瞽之相也。国无学界,其行事不豫定,其为猷不远大。唐突呼号,茫昧以求前进,其不陷于坎阱者几希。且夫学界之关系一国,岂特其未来之命运而已,实则当前之盛衰强弱,皆将于学界之

3、有无为正比例焉。吾人试一盱衡当世,其能杰然特出雄飞大地之上者,必其学术修明之国也。其茶阘不振,气息奄奄,展转于他人刀砧之上者,必其学术荒芜之国也。盖国民性者,教育之结晶。无真实之学界,必不能有真实之国民性。国家者,国民性之发越。无强固之国民性,必不能有强固之国家。一事之成,必有由来。一国之兴,断无幸获。欲觇人国之强弱者,先观之于学界可矣。何为学界?他给我们做了如下的描绘:今试与游于世界强国之都会。于其繁赜深远不可测度之社会中,常见有一群之人焉,汶然潜伏群众之中,或乃蛰居斗室,与书册图器为伍,舍其本业与同侪外,未尝与世相竞逐也。然天下有大敌,或疑难非常吊

4、诡新奇之事出,为恒人所瞠目结舌,惶惧不知所出者,则人皆就之以伺其意见焉。是人也,平日既独居深造,精研有得。临事则溯本穷源,为之辨其理之所由始,究其效之所终极,历然如陈家珍于案而数之也。其言既腾载于报章,听者遂昭然若发蒙。其事而属于政治也,将有力之舆论,由之产出,而政府之措施,因以寡过。其事而属于学问也,将普通之兴味,因以唤起,而真理之发舒,乃益有期。是群也,是吾所谓学界也。如何建立学界?在任鸿隽看来,学校等事,乃建设学界之手段而非建设学界之基础。建设之事,基础必先于手段,彰彰明矣。基础之事有二:一事,国内须承平之度。民未富庶之先,虽欲教育之普及,学术之

5、丕炽,而势有不能。国民富庶,无屈挠夭札之患,民之有心思才力者,因得奋力于学。所以以国内承平无事,为建立学界第一基础也。二事,国人向学之诚。他以苦心孤诣、潜心求真的科学家为例说明:建立学界之元素,在少数为学而学,乐以终身之哲人,而不在以学为市之华士。彼身事问学,心萦好爵,以学术为梯荣致显之具,得之则弃若敝屣,绝然不复反顾者,其不足与学问之事明矣。此吾所以以国人向学之诚,为建立学界之第二基础也。任鸿隽把科学也视为学术之一,列入学界之内:夫今之科学,其本能在求真,其旁能在致用。科学家委心专志,发愤忘食,积其观察之勤,试验之劳,思辨之能,为之设立公例,启示大凡

6、。令后人循序渐进,以抵高明之域。科学家如是向学之诚,乃建立学界之必要元素。在后一文中,他径直点明:他所谓的学界,侧重于新学即科学的学界;欲建立学界,当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他说,今欲言建立学界,当先定其学之为何物。所谓学者,谓旧学乎,抑新学乎?易言之,今将仍钻研故纸,寻章摘句,守先哲之陈言以为学乎?抑将依今世科学之法律,阐天地自然之奥,探迹索隐游心事物之间以为学乎?此问题最易解答。盖学者,一以求真,一以致用。吾国隆古之学,致用既有所不周,求真复茫昧而未有见。以人类为具理性之动物,固当旁搜远讨,发未见之真理,致斯世于光明。而不当以古人所至,为之作阐辟,为理

7、识之泉源。要言之,属于前者为文学之事,属于后者为科学之事。其介于两者之间,以谋物我之调和,求事物之真一者,则哲学之事也。是故人生思想之大剂约之,可别为三:文学也,哲学也,科学也。以此论衡,而大共可得而言。虽然,思想者人而自异。虽限于方域,断以时期,其繁赜不可规画犹自若。然以材性、地齐、政教、习尚之不同,其思想之发越,用心之结晶,常不能无所偏。他用较多篇幅议论了中国思想之历史盖文学的而非科学的,而西方思想则导源于希腊,培根之方法足变易欧洲千余年之旧思想而制造一新学术,于是19世纪特产之科学,乃浸淫固植于欧洲大陆。至此,他把西方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结如下:

8、始之以旧学陈言之不满人意,继之以先知大哲之开辟新径,植人智于膏腴之区,而不以修旧起废为已足。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