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

ID:25546001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1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_第1页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_第2页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_第3页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_第4页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摘要:水库移民是水电资源开发的必然产物。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不仅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而且搬迁安置坝库区百万移民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世界级难题”。了解世界水库移民的历史,把握三峡百万大移民的特点,从而有效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的内在规律,做好百万移民工作,服务三峡工程建设,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关键词:水库移民三峡工程移民特点  水是构成人的生命和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水资源是经济社会所必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不足20%,今后必然会加大开发力

2、度。而大规模地开发水利水电资源,势必产生水库移民问题,或者说只要继续大规模地开发水利水电资源,水库移民就必须配套进行。国内外水电专家一致认为,水库移民的安置与扶持问题,是关系一个水利水电工程成败的关键。  1水库移民的历史考察及实例分析  由于工程建设、战争、灾害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群居住地需进行短暂或永久的迁徙移动,后者就是所谓的移民。世界各地历代都有因种族、宗教、政治等原因造成的移民。马克思在《强迫移民》一文中指出:“在古代国家,在希腊和罗马,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形式的强迫移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的环节,这两个国家的整个制度都是在人口的一定限度上的,超过这个限度,古

3、代文明就有毁灭的危险①。”《圣经》上就载有古犹太民族因宗教等原因而被迫长途迁移的故事。1492年15万犹太人因种族等政治原因受到西班牙驱逐,被迫迁移别国。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与东部邻国的国界重新划定,引起约1000万人在国与国之间迁移②。移民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历程相伴。我国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闯关东”、“下南洋”,即是几次大的移民活动。  移民,按其意愿的性质而言,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愿移民,一般是迫于生存的环境与条件,由政府或集体将较大数量的人口有组织地迁移到新的地区永久居住;另一类是非自愿移民,主要是因为较大规模的工

4、程建设或为了某种特殊需要,居民的房屋土地等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及生存条件被占或将被水淹没,必须动员迁移的人口,所以称为非自愿性质的移民③。按移民的动因和移民现象而言,移民可以分为工程性移民、灾害性移民、战争性移民、政治性移民、经济性移民等类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因水利、交通、城镇等工程建设而搬迁安置移民的现象难以避免,其中尤以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占地和水库淹没涉及面广、移民人数多、搬迁安置任务重。有资料表明:自1949年至1999年,全国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6000多座,包括在建的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在内,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含竣工蓄水前自然增长人口)总计约

5、1750万人,是当今世界上水库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④。可见,水库移民是水利水电资源开发的必然产物,移民问题将伴随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长期存在。从一定意义说,移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移民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促进地区之间科技交流和文化交流,提高人口素质,推动文明进步等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以强力阻止移民发生,而是认真搞好移民安置,并从中吸取教训,摸索经验,寻求合理的方法和科学的道路,让移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生态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先看水库移民的几个实例:  1958年动工兴建的三门峡水库和东平湖水库,对黄河

6、兴利除弊发挥了很大作用。三门峡水库淹地5.6万hm2,移民31.89万人;东平湖水库淹地3.4万hm2,移民27.8万人。这两座水库移民,大部分就地后靠,少部分外迁安置:三门峡水库移民外迁4万人,约占13%;东平湖水库移民外迁12万人,约占43%。当时,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加上对移民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只作了短期的生活安置,且补偿标准偏低,生产扶持没有跟上,尤其是安置区耕地很少,土壤贫瘠,虽经20多年努力,移民的生产生活仍低于搬迁前的水平。直到80年代中期,国家把库区纳入老、少、边、穷地区的治理范围,认真处理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并在生产生活上给予大力扶持,才使移民基本达到了劳力有事干

7、、生产有门路,移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才逐步达到或接近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  丹江口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坝高97m,装机900M2,淹没及影响土地4555.67hm2,需动迁移民30018人(除巴东县185人外,都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水库移民工作开展之初,湖北省根据国家有关水库移民政策和丹江口、葛洲坝等水库移民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开发性移民的指导思想和“三为主”、“三同步”的移民工作原则。所谓“三为主”,即移民安置形式以就地就近为主;安置门路以大农业为主;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