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

ID:25548686

大小:6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1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_第1页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_第2页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_第3页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_第4页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宁南山区玉米普通组区域试验汇总一、试验目的根据宁农种管函[2011]7号通知的精神,在宁南山区开展玉米普通组区域试验,为筛选鉴定适宜宁南山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玉米优良新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审定推广步伐,促进山区玉米品种更新。二、承试单位及试验负责人固原市种子管理站王峰王淑芳西吉县种子管理站谢国豫隆德县种子管理站王俊珍彭阳县种子管理站王学山同心县种子管理站马朝盐池县种子管理站张菊花三、参试品种参试品种13个:大丰30、西蒙3358、豫丰2018、1338、丰田6

2、号、东0810、蠡玉35、鲁单9032、DH3316、方玉1号、华金5号、DH618、长城706(ck)。所有参试品种采用密码编号。四、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重复间距100cm,5行区,行长8m,小区面积(2.5×8)20m2,行距50cm,株距30cm,每小区定苗135株,试验密度为4500株/亩,试验设保护行4-6行。五、各试点选地及田间管理措施宁南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各承试单位选点符合试验要求;试验选地合理,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一致,代表性强;试验地肥力中上,地势平坦,

3、土层深厚,基本满足试验设计要求;各试点田间试验严格按设计操作,试验布局合理,管理及时到位;田间观测记载及时准确,室内考种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对参试品种分析客观公正(表1)。六、试验结果(一)生育期:本年度参试的12个品种生育期六点平均139-148天,鲁单9032在彭阳点未成熟,其余5个试点平均生育期148天,较对照(生育期141天)晚熟7天;华金5号生育期142天,较对照晚熟1天;DH3316、大丰30两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同;其余参试品种均比对照早熟1-2天。(二)抗病性:DH3316、鲁单903

4、2两个品种轻感大斑病,西蒙3358轻感黑穗病,其余参试品种田间调查未发现感病植株。(三)抗旱性:今年春夏干旱严重,气温低,播种时土壤墒情差,玉米出苗缓慢,玉米苗期生长缓慢;苗期干旱十分严重,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田间调查大丰30、1338、丰田6号、华金5号四个品种抗旱性强,苗期抗旱抗寒,比与对照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四)产量结果:在六个参试点中,平均产量高于对照长城706(平均亩产803.7kg)的品种是1338、大丰30、丰田6号、西蒙3358、方玉1号、华金5号、豫丰2018、东0810、蠡玉3

5、5、DH618,比对照增产10.46%-0.20%;鲁单9032、DH3316两个品种较对照减产,分别减产5.85%和8.31%。产量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品种、试点、品种与试点互作间均表现极显著差异,除各参试品种间存在差异外,其主要原因是今年各试点气候差异较大,幼苗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降水分布不均,所引起的各试点间及品种与试点互作间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还表明试点内区组间差异显著,必须加强试验控制技术,减少试验误差。品种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338、大丰30、丰田6号、西蒙3358四个品种与对照长城706

6、极显著差异。在各试点表现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对各试点产量结果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其结果表明,鲁单9032、西蒙3358变异系数最小,其次是丰田6号变异系数较小,适应性较广;其余参试品种变异系数较大,适应性相对较差。东0810变异系数大,适应性差;对各试点产量结果进行品种适应度分析,其结果表明,大丰30、1338、西蒙3358三个品种适应度高,表明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其余品种适应性差异较大。七、品种评述1338:2010年平均亩产832.3㎏,比对照长城706(平均亩产774.5kg)增产7.46

7、%。六点五增一减。株型紧凑,株高267cm,穗位高113cm,穗长18.9cm,秃尖长0.7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5.5粒,单穗粒重193.4g,单穗粒重高。百粒重34.3g,出籽率81.5%,穗长筒型,籽粒马齿型。双穗率10.0%,空杆率0.7%,倒伏率1.9%,适应性强,生育期140天,比对照晚熟3天,在各试点均能正常成熟。2011年六点均增产,平均亩产887.8kg,,比对照长城706(平均亩产803.7kg)增产10.46%,极显著。株型紧凑,株高267cm,穗位高102cm,穗长

8、17.9cm,秃尖长0.7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6.8粒,单穗粒重203.6g,百粒重33.9g,出籽率79.2%,穗长锥型,籽粒半马齿型。双穗率0.7%,空杆率0%,抗倒伏,适应性强,生育期140天,比对照早熟1天。两年平均亩产860.1㎏,比对照承706增产9.0%。该品种丰产性好,建议生产试验。大丰30:2010年平均亩产834.5㎏,比对照长城706(平均亩产774.5kg)增产7.75%。六点均增产。株型紧凑,株高267cm,穗位高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