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

ID:25550685

大小:89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20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_第1页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_第2页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_第3页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_第4页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一、胶黏剂粘接机理二、界面现象三、表面张力四、润湿作用五、润湿现象的运用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一、胶黏剂粘接机理1、机械理论2、弱边界层理论3、扩散理论4、静电理论5、吸附理论1、机械理论机械理论认为,胶粘剂必须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空隙内,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才能产生粘接作用。2、弱边界层理论弱边界层理论认为,当粘接破坏被认为是界面破坏时,实际上往往是内聚破坏或弱边界层破坏。弱边界层来自胶粘剂、被粘物、环境,或三者之间任意组合。如果杂质集中在粘接界面附近,并与被粘物结合不牢,在胶粘剂和被粘物内部都

2、可出现弱边界层。当发生破坏时,尽管多数发生在胶粘剂和被粘物界面,但实际上是弱边界层的破坏。3、扩散理论扩散理论认为,粘接是通过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分子扩散产生的。当胶粘剂和被粘物都是具有能够运动的长链大分子聚合物时,扩散理论基本是适用的。热塑性塑料的溶剂粘接和热焊接可以认为是分子扩散的结果。4、静电理论由于在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上形成双电层而产生了静电引力,即相互分离的阻力。当胶粘剂从被粘物上剥离时有明显的电荷存在,则是对该理论有力的证实。5、吸附理论吸附理论认为,粘接是由两材料间分子接触和界面力产生所引起的。粘接

3、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力和范德华力。胶粘剂与被粘物连续接触的过程叫润湿,要使胶粘剂润湿固体表面,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胶粘剂浸入固体表面的凹陷与空隙就形成良好润湿。二、界面现象多种研究结果表明,两相的接触面(通常约为几个分子的厚度)处,其结构、性质与两侧体相均不同。这种接触面就是界面。气-液界面空气气-液界面(液体表面)气-固界面气-固界面(固体表面)液-液界面液-液界面液-固界面玻璃板液-固界面固-固界面铁管Cr镀层固-固界面三、表面张力一)、处于液体体相内的任一分子受到其周围四

4、面八方分子的作用是相等的,可以抵消,故在液体内部分子的移动无需做功。处于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远大于另一侧气体(或蒸气)分子的作用力,因而液体表面分子有自动向液体内部迁移的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之一是液体表面自动缩小,表现之二为欲扩大表面需外界做功。界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力不同lg表面张力的力学定义是作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部分单位长度直线上的收缩力,力的方向是与该直线垂直并与液面相切。单位为mN·m-1。二)、决定和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本性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表示将液体分子

5、从体相拉到表面上所做功的大小,故于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与大小有关。相互作用强烈,不易脱离体相,表面张力就大。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分子键引力减弱,故表面张力多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同时,温度升高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增大,气相中分子密度增加,也是气相分子对液体表面分子的引力增大,导致液体表面张力减小。当温度达到临界温度Tc时,液相与气相界线消失,表面张力降为零。3.压力的影响随压力增大,表面张力减小。低压下影响不明显,高压下可能引起比较明显的变化。四、润湿作用与接触角一.润湿作用凝聚态物体表面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

6、代的过程称为润湿。润湿过程分为三类,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沾湿、浸湿和铺展。沾湿液体取代固体表面气体,液体不能完全展开的过程称为沾湿。固-液界面取代液-气界面和气-固界面的过程当WA>0时,即时,沾湿过程才是自发的。(黏附功)铺展液体在固体表面展开成薄层,此过程称为铺展。铺展是固气界面消失,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形成的过程。(铺展系数)铺展系数S>0,过程自发进行。浸湿固体浸于液体中的过程称为浸湿。此过程是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取代,气液界面无变化,此过程自由能变化为(浸润功)WI>0,过程自发进行。二.接触角与You

7、ng方程将一液体滴到一平滑均匀的固体表面上,若不铺展,将形成一平衡液滴,其形状由固液气三相交界面处所作气液界面之切线经液滴至固液界面所成之夹角决定,此角称为该种液体在所研究固体表面上之接触角,或称润湿角。接触角常以θ表示。γsgγlgγsl气液固γsgγlgγsl气液固<90>90接触角与各个界面张力该式称为Young方程或润湿方程。θ越小,润湿过程越易进行。习惯上,θ>90℃,为不润湿θ<90℃,为润湿三.决定和影响接触角大小的一些因素1.物质的本性由杨氏方程,θ由,,决定。对于指定的固体,液体表

8、面张力越小,其在该固体上的θ也越小。对于同一液体,固体表面能越大,θ越小。θ反应了液体与固体表面亲和作用大小,亲和力越强越易于在表面上展开,θ越小。2.接触角滞后现象若液体与固面无相对运动时,所形成的两个接触角是相等的即平衡接触角θe;若液体与固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则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接触角。较大的θa称为前进接触角,较小的θr称为后退接触角。这种θa>θr的现象称为接触角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