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叶导游词

12、新叶导游词

ID:25558240

大小: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1

12、新叶导游词_第1页
12、新叶导游词_第2页
12、新叶导游词_第3页
12、新叶导游词_第4页
12、新叶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12、新叶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新叶古村【导游内容】游客服务中心---抟云塔、文昌阁---进士第、四方堂---南塘、有序堂----崇仁堂-----双美堂---西山祠堂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新叶古村参观游览。我是景区导游,叫XXX,今天我将带领各位朋友穿越时光隧道,到具有八百年悠久历史的新叶古村游历,体会一番古代的“耕读文化”。[游客服务中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幢徽派建筑,就是新叶古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墙上的“新叶古村”四字,是著名古建筑专家谢辰生老先生题写的。谢辰生先生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他对新

2、叶古村情有独钟,他认为:“新叶是中国古村落的活标本”。大门的匾额是徐永清上将所题。徐永清先生是建德市大洋镇麻车村人,1996年至2003年,任武警部队总政委,2000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他不仅是一名职业军人,而且也是国内著名的书法家。在大门口,有一幅对联,请大家一同来鉴赏一下。上联是:遵祖宗一派真传,克勤克俭;下联是:教子孙两行正道,惟读惟耕。这一对联揭示了:“克勤克俭”是新叶人的持家古训,“耕读持家”是新叶古村的传家宝。现在各位朋友随我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在这里,我把新叶古村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叶

3、村始建于南宋的嘉定年间(1208 一1224 ) ,距今已有800 年的历史。整个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全村人口700 余人,其中95%是姓叶的。叶氏祖先叶坤在南宋嘉定年间从寿昌湖岑畈入赘这里的娘舅家,他娘舅姓夏。后来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却繁衍起来,至今已传31代,并形成全国村落中罕见的“十世同堂”现象。因叶氏人口繁多,名称多次更改,最初称白夏叶,到新中国成立时,最终改名为新叶。也许是由于血缘亲情的关系,叶氏后人不愿轻易地拆掉祖上留下来的房屋,这就使这个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筑大多得以保留。16请大家看这一幅模型

4、图,了解一下新叶村整个建筑设计布局情况。新叶村选址很讲究风水,村落是由宋朝大理学家金仁山先生设计的。从这幅模型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左边是祖山玉华山,右边是朝山道峰山,村子位于二山之间峡谷的东南口上,正是“山起西北,水聚东南”好风水。从玉华山来的一条溪和道峰山来的溪水会合形成一个水口,左有象山,右有狮山,象山和狮山把新叶村的水口锁的像葫芦颈一般,这样就可以“聚止内气”,致使村落兴旺发达,财运也不外流。新叶村的建筑设计布局是以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设计布局的,把村中的近百条巷、弄纵横交错地将户与户、房与房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建筑群体,构

5、成一组体现东方神秘文化的立体图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乡上文化的活化石,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目前新叶村还保留有16 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阁、古寺庙和158 幢明清古民居建筑,这在全国实属罕见,故被誉为“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由于这些古建筑研究价值极高,所以新叶古村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最近又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是《建德新叶共识》,是第二届中国乡土建筑抢救与保护研讨会全体代表在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于中国浙江省建德市签署的。这是一份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叶村古建筑保

6、护的宣言。游客服务中心墙壁四周悬挂着许多照片。这是首届中国农耕文化节期间举办新叶村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大家可以浏览一下,增添对新叶古村的了解。现在让我们随着游步道,进人一座乡土文化的神秘宫殿。在这座宫殿里,你将会亲眼目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享受和体味乡土文化的无穷乐趣,一饱你的眼福和口福,为你的人生增添一页难忘的记忆。【 抟云塔--文昌阁】 各位游客,这一组建筑是新叶村的标志性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个村落里,塔、阁、祠一组相联的建筑是十分罕见的,这是新叶村的一大特色。原来,这是新叶古村按古代传统风水学的要求建设这

7、一组建筑物的。请大家来看,新叶村背后是雄伟的玉华山,村的对面是秀丽的道峰山,村庄就像停泊在一块土地上的船,从地势来看,后面高,前面低,水流急。这艘船随时有被急流漂走的危险。再说,水就是财,水急往外流,意味着村里财气不旺。根据风水上的这一特点,新叶村先祖们在水口上建一塔,代表着一根竹篙,将这艘船永远固定牢,再建一祠一阁像一道大坝把往外流的水拦住。16大家再来看,玉华山、道峰山在村庄的两侧,像一对伟人守护着村庄,但在村庄前面就显得低矮、空空荡荡,有了这座雄伟的塔,就形成了“三峰鼎立”,使这整座村庄前后左右平衡起来,从宏观上增加

8、了村落的气势,使人有一种非常美的享受。这座塔叫“抟云塔”,又称“文峰塔”。始建于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当时用堆土法建塔,塔建好后要把土挑掉,所以工程浩大,造塔总共用了八年多时间。塔为砖砌,每块砖有24斤重,七层六面,塔高38.8米,围长13.8米,直径4.4米。底层有三个门,从二层以上各层有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