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ID:25558268

大小:5.4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20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_第1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_第2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_第3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_第4页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穆峰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肌电图狭义EMG:针极肌电图广义EMG: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瞬目反射、交感皮肤反应、单纤维肌电图等肌电图诊断系统分类常规EMG和NCV的适应症运动神经元及其以下病变肌肉病变疾病的早期诊断常规EMG的临床意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or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的定位(周围神经、丛、根)发现临床下病灶及易被忽略的病灶运动神经元病、深部肌萎缩常规EMG检测每块肌肉三个步骤:插入电位和电静息轻收缩肌电图大力收缩肌电图常规EMG观察指标及意义插入电位针电极插入肌肉时一阵短暂的电

2、位发放减少:肌纤维数量减少,如肌萎缩、肌纤维化增多:失神经、肌强直、肌炎等肌肉易激惹情况,在有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中,插入电位会诱发出纤颤电位和正锐波。静息期正常情况下肌肉完全放松时应呈现为电静息神经源或肌源性损害时,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自发电活动,又称自发电位。自发电位失神经支配2周后出现纤颤电位2-3相,起始为正相正锐波初始正相束颤电位MUP自发单个发放肌强直样放电许多肌纤维高频放电突发突止,连续机关枪样运动单位电位MUP1.时限:反映一个MU所有的肌纤维同步放电的程度2.波幅:仅由针尖附近的少数肌纤维决

3、定的,反映肌纤维密度3.相位变化正常2相或3相,>4相为多相电位,正常肌肉的多相电位在20%-25%平均波幅的正常值:400-1000V。平均时限的正常值:8-13ms。干扰相:正常人在大力收缩时呈现密集的、快速发放的许多个MUP,它们不能被区别清楚。混合相或单纯相:神经源性病变时因为运动单位的减少而没有足够的MUP发放,大力收缩时表现为混合相或单纯相。病理性干扰相:肌病时,大力收缩时许多低波幅的多相电位的发放就形成了低波幅的干扰相,又称病理性干扰相。大力收缩的募集类型神经源性损害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多

4、相波百分比增高4相募集相单纯相、单混相、混合相肌源性损害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百分比增高募集相低波幅或病理干扰相多相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是测定在电刺激神经时所获得的肌肉动作电位。感觉神经,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的神经诱发电位。常用神经:正中、尺、胫后、腓总、腓肠、腓浅检查的肌肉正中神经—拇展短肌、拇指对掌肌等尺神经—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胫神经—腓肠肌、姆展肌腓神经—胫前肌、趾短伸肌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意义NCV的测定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周围神经损害的性

5、质(轴索、脱髓鞘)感觉神经更敏感更早测定方法: 电极放置:刺激阴极置于神经远端,阳极置于神经的近端,两者相隔2~3厘米;记录电极置于肌腹,参考电极置于肌腱;地线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方法及MCV的计算:超强刺激神经干远端和近端,在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测定其不同的潜伏期,用远端和近端之间的距离除以两点间潜伏差,即为神经的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方法: 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或套在手指或脚趾末端,阴极在阳极的近端;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远端(靠

6、近刺激端),参考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近端(远离刺激部位);地线固定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方法及计算:顺行测定法是将刺激电极置于感觉神经远端,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近端,然后测定其潜伏期和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除以潜伏期为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标准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髓鞘功能)>正常值的20%波幅降低(轴索功能)<正常值低限(伴或不伴波形离散)F波出现率降低<75%潜伏期<2.5传导速度>50波幅>7下肢可以低一些2、3均可。F波

7、反映近端运动神经特别是根的功能电极放置:同MCV测定,不同的是阴极放在近端超强电刺激H反射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单突触反射反应骶尾部神经根F波H反射F波的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减慢及无反应等;通常提示周围神经近端病变,补充MCV的不足。体感诱发电位SEP记录部位:1)正中神经记录:皮层、C3’/C4’,C2,C7,肘部(-)在正中神经腕部电刺激2)胫后神经记录:Cz,T12,L4,腘窝(-)在胫后神经内踝部刺激体感诱发电位丘脑皮层电位臂丛电位马尾-脊髓下段电位PNS:外周神经系统CNS:中

8、枢神经系统躯体感觉电位为评价脊髓和脑干后柱、中丘脑系以及临近组织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通常用于下列检查:外周感觉神经较大直径的神经通路SEP的临床意义SEP:感觉通路的判断,病变在哪个阶段(神经丛、神经根、脊髓、中枢)SEP的临床意义正中神经:N9/P9:臂丛N11/P11:周围神经进入颈髓突触前电位N13/P13:脊髓灰质后角?枕骨大孔之下?N14/P14:内侧丘系(下部脑干、丘脑)N20:以后是皮层近场电位,丘脑下结构P25、N35、P45感觉皮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