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

ID:25559112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_第1页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_第2页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_第3页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2.1清末民国的建筑。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L.编辑。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

2、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发展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风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还有欧洲乡村别墅式的原星汉别墅(FormerXinghanVilla)。2.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

3、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大厦10(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钢框架结构,顶

4、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ofMontogomery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

5、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诸如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汇丰银行(1921-1923)、麦力利银行(1922-1923)、上海邮政总局(1922-1924)、嘉道里公馆(1924)、法国体育总会(1924-1

6、926)等;哥特复兴建筑有中国通商银行大楼(1893)、徐家汇天主堂(1910)等;中国古典传统复兴的代表作如原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1931-1933)、中国银行大楼(1937)等,以及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商业建筑;折衷主义的代表作如有利银行大楼(1913-1916)、海关大楼(1925-1927)、王伯群住宅(1930-1934)、马勒住宅(1936)等;二三十年代流行全世界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对上海的影响使上海成为国际上装饰艺术风格的中心之一,其代表作有沙逊大厦(1926-1929)、国泰大戏院(1932)、中汇银行大楼(1934),以及遍布上

7、海西区的许多公寓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则有国际饭店(1931-1934)、大光明大戏院(1933)、毕卡第公寓(1934)、吴同文住宅(1938)以及许多花园洋房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