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

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

ID:25576633

大小:29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_第1页
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_第2页
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_第3页
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施工阶段BIM协同管理平台技术架构简介1.开发语言采用MS.Net语言开发,MS.Net是当前最主流的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语言,能够开发各类企业级、专业化的应用系统;2.系统架构采用B/S框架模型的web访问,前端通过MVC4实现前后端分离模型搭建,采用bootstrap样式实现页面的自适应。数据通讯采用先进的IBatisNet框架,通过IBatisNet的SQLMaps持久层数据响应减少页面对数据库的访问请求,提高用户的并发请求。后端采用多层架构体系架构搭建。具有架构灵活简单易用,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可移植性高的特点。IBatisNet的数据映射工作

2、流程如下图:系统框架示意图如下:1.高用户并发量支持根据用户并发量的提升,系统可采用三层架构的部署,建立反向代理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和memcached服务/数据库集群负载均衡,来满足高并发的需求。如下图所示:l反向代理服务:位于三层构架中最外层的反向代理服务器负责接受用户的接入请求,在实际应用中,代理服务器通常至少还要完成以下列表中的一部分任务:连接管理:分别维护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的连接池,管理并关闭已超时的长连接。攻击检测和安全隔离:由于反向代理服务无需完成任何动态页面生成任务,所有与业务逻辑相关的请求都转发至后端应用服务器处理。因此反向代理服

3、务几乎不会被应用程序设计或后端数据漏洞所影响。反向代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仅取决于产品本身。在应用服务的前端部署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有效地在后端应用和远程用户间建立起一套可靠的安全隔离和攻击检测机制。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通过在外网、反向代理、后端应用和数据库等边界位置添加额外的硬件防火墙等网络隔离设备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保证。 负载均衡:通常使用轮转(RoundRobin)或最少连接数优先等策略完成基于客户请求的负载均衡;也可以使用SSI等技术将一个客户请求拆分成若干并行计算部分分别提交到多个应用服务器。 分布式的cache加速:可以将反向代理分组部署在

4、距离热点地区地理位置较近的网络边界上。通过在位于客户较近的位置提供缓冲服务来加速网络应用。这实际上就构成了CDN网络。 l应用服务应用服务层位于数据库等后端通用服务层与反向代理层之间,向上接收由反向代理服务转发而来的客户端访问请求,向下访问由数据库层提供的结构化存储与数据查询服务。l数据库集群负载均衡数据库服务为上层Web应用提供关系式或结构化的数据存储与查询支持,根据web请求的并发量和数据库的吞吐量服务自动均衡数据库的负载。1.数据库采用微软公司的MSSQLServer数据库,具有性能先进、稳定性高、便于维护的优点。根据并发量的提升,可以扩展数据

5、集群。2.WebGL轻量化BIM引擎基于Web3D的国际标准WebGL技术规范自主研发,技术领先,便于应用,便于扩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