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ID:25577126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_第1页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_第2页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_第3页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_第4页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XX镇XX村位于万盛区南部,是一个交通便捷,人文环境相对较好,旅游环境优美的村落。境内的龙鳞石海景区(原XX风景区)是重庆直辖后首批市级风景名胜区,并连续两届荣膺全市十佳景区称号,享有巴渝十二景、中国最古老的XX等美誉,是难得的观光游览胜地。XX村幅员面积16.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50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土壤以黄壤土和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茶叶、笋子等农作物。XX村现有9个农业合作社(王家咀社、大坝社、天地岗社、毛家湾社、范家山社、XX坪社、撕栗坪社、朱行社、椅子台社)

2、,长期居住着苗、汉两个民族。总户籍人口1957人(其中:苗族106人),535户;常住人口1419人。自开始创建XX市民族团结示范村以来,我镇科学规划,大力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其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做好宣传动员,迅速统一全镇干部群众思想。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部门具体抓,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创建办公室,保障了创建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根据创建要求,结合镇情,制定具

3、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很快在全镇上下形成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创建的良好格局。二、着力创建,成效显着(一)基础设施好。XX村现有二条主干道公路出境,其中一条为XX至XX,长5公里,一条为五里至黑山镇江流坝村,长9公里,两条主干道公路均已油化,累计建设人行便道20000余米,全面实现入村公路油化,入户便道硬化。村内电力设施较完善,电力供给基本有保障。村内通电535户、通有限电视535户,占全村总人口的100%。固定安装3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9.82%,村内移动通讯普及较好,基本实现全村覆

4、盖。全村有112户农户有电脑、通宽带,占全村总户数的20.94%。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健康意识的改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自2000年,我村便开始着手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目前已实现改水523户,自来水入户率达97.76%,入户自来水均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村境内有村小2所,标准化卫生站1个,建有标准化农家书屋1个,配置有图书1000余册,各类报纸、杂志、影音制品10余种。依托服务中心建有便民超市2个,围绕旅游景区建有商业X点2个。(二)经济发展好。近年来,我村围绕旅游谋发展,鼓励村民进景区务工、依托景区优势发展个体经营,目前在景

5、区务工人员达70余人,围绕旅游设置接待农家乐39家、开设旅游商品店13家;同时,以景区旅游发展为优势,积极引进了滴翠剑茗等9家企业,形成了茶叶种植、方竹笋种植、生猪养殖、土鸡养殖等项目,形成并逐步完善了我村特色产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目前,我村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优化,大有发展前景,集体经济稳定,并能逐年增加,有劳动力的家庭,通过自主创业、外出务工等方式,均能达到年收入10000元以上。我村还将继续围绕旅游发展茶叶种植基地、方竹笋种植基地、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等。(三)社会事业发展好。XX村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普及九年制义

6、务教育措施完善,入学适龄儿童294人,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社会保障救助机制初步形成,救助面逐年提高,2011年实现低保帮扶38户,76人,以无劳动能力的在校学生和残疾人为主,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针对目前农村群众看病难和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国家在惠民的基础上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我村采取各种措施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并让此前得到过合作医疗好处的村民现身说教,2011年我村的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超过了90%。(四)村民生活好。XX村是小康村,人口20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

7、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为此,我村村支两委高度重视劳务工作,把劳务输出作为我村最大的项目来抓,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村劳务产业比预想的还要乐观。至2011年底,我村已输出500余人次,务工收入已经占据了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到目前为止,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本区县平均水平,除个别特困户外,普通农户不缺粮,不缺肉,节日有酒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为进一步维持民族特色,打造地方特色,我村近年来以全面消除危旧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总体目标,累计实施穿衣戴帽工程

8、100户,建设巴渝新居159户,彻底改造D级危旧房72户,美化靓化村容村貌,实现全村61.87%的农房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改造。(五)生态环境好。村容整洁了,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