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

ID:25588854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_第1页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_第2页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_第3页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_第4页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产权视角分析货币的本质论文摘要:货币定义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多数都着重于价值角度的讨论,直到现在货币的定义都没有脱离价值讨论的背景。价值现象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更深层次来讲,商品交换是产权的交换,货币是在产权交换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没有产权界定就不会有货币的出现,因此,可以从产权视角给予货币新的定义。关键词:货币定义;货币本质;产权一、引言关于货币定义的争论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就发生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的通货争论。之后.freel种属性,则这种商品就对应有m个产权分量,关系表示如下:第i人对该种商品的产权向量为:iPR=i(R1,R2,…,Re,…,Rm)(1)对应的权重向

2、量为:iP=i(p1,p2,…,pe,…,pm)(2)其中:iPR表示第i个人的拥有该种商品的产权;i(R1,R2,…,Rm)表示第i个人的拥有该种商品的产权对应的产权束;Rm表示该商品的第m种属性对应的第m种产权分量;Pm表示第i个人认为第m种产权分量对它的重要程度或称第m种产权分量在产权束中的权重;Re表示产权束中第e种产权分——的交换权;Pe表示第e种产权分量——交换权利的权重。1.如果Pe=maxp1,p2,……,pm,则第i个人认为拥有该种商品,其产权束中以交换权较为重要,所以,此人想拥有该商品,主要是想拥有该商品的交换权,这一过程相当于给产权束中交换权占优投了1票。2.如果

3、Pe≠maxp1,p2,……,pm,则第i个人认为拥有该种商品,其产权束中以交换权较为次要,所以,此人想拥有该商品,主要并不是想拥有该商品的交换权。这个过程相当于给产权束中交换权占优投了0票。如果社会由n个人组成,每个人都对这种商品对应的产权束中“交换权是否占优”进行“投票”,如果赞成票数量大于n/2,则该商品就会成为货币。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一个10人经济社会,每人拥有同质的一把斧子。如果其中有5人以及5人以下用斧子交换别的东西,而剩下人的斧子用于别的用途。这一过程相当于10个人对斧子的产权中“交换权是否占优”投票,结果,票数并没有超过6票以上,斧子的交换属性并没有得到社会成员多数

4、的认可,斧子不可能成为货币;如果有6人以及6人以上用斧子交换别的东西,而剩下的人的斧子都用于别的用途。这一投票结果是:多数人认为对斧子的产权束中“交换权是占优的”,公共选择的结果是:斧子的交换属性得到社会的多数人的认可。斧子便成为了当时的货币。此时,存在一种可能性,如果在同一时间内公众选择对于某几种商品的产权束中交换权都占优,不就会有几种货币同时出现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再次引用巴泽尔的观点:为了使资产的产权完全或者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潜在兴趣的其他个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征有充分认识,资产产权的转让就容易实现。相反,在产权被完整界定时,产品信息一定可以不费代

5、价地获得,相关的交易成本因此也一定为零。而权利的界定受个人最优化的影响;这种界定要消耗资源,完全界定的成本更是非常高的。因此,产权永远不会是完全界定的。而且交易的商品有许多属性,对于既定商品的不同属性的权利,或者对于一笔交易的不同属性的权利,并不全是同等地加以明确界定的。因此,理性人在交换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成为交换的约束条件,而人对于产权束中交换权权重大小的赋予是与商品交换属性的大小同向变动的,商品交换属性的大小是和交易成本的大小呈反向变动的,所以,社会最终将选择产权束中交换权的平均权重较大的商品作为货币。既然“产权结构中交换权是否占优”成为决定商品能否成为货

6、币的关键,这就存在如下可能:政府投票代表公众投票——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所有者对某特定商品的产权结构中交换权占优,并且将这种交换权以数字的形式标明于这种商品上,这种商品就成为了法定货币。当政府将代表产权束中占优的交换权大小的字符印于某种价值极低的商品——纸张——并以强制力保障其所有者拥有这种纸张的产权时,纸币便出现了。这一状况的另一极端情形:所有者拥有一种看得见但摸不着的物品——由统一程序控制的数字信号——产权,而这个数字信号代表国家强制力保障的交换权的大小,这最终导致电子货币的出现。以上的分析表明:如果所有的物品中的任意一个物品对应的交换权并不占优,则经济状态必然为偶然的,简单的物物交换

7、,经济体系中不可能出现货币的影子;如果某些商品对应的交换权占优,则经济体系中必然会分离出实物货币,而最终成为货币的是对应的交换权平均权重最大者,即使交易成本最小的商品;权利是人所赋予的,本质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会随时间、空间的不同而不同,这可以说明“实物货币时代”不同国家的货币种类形态各异的原因,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货币的原因。四、结论(一)给货币以产权视角的定义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不妨从产权视角给货币重新定义:货币是一种以人们共同认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