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

ID:25596689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1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_第1页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_第2页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_第3页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_第4页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进一步把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起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

2、共产党总结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经验而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要经过长期奋斗才能逐步实现的战略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通过改革和调整,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社会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结构是构成整体社会的各个基本社会要素之间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及其形式。在现阶段,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制度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

3、结构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结构。现代社会既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也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一般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互为表里,相互匹配,它们共同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就要求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适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下展开的,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还缺少经验,加上我们的社会科学知识贫乏,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

4、足,所以,在有些地区,有些时段,把经济发展第一的任务提到了唯一的位置,而没有把社会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发展这条腿长,社会发展这条腿短的局面。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不全面,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所以十六大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要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继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体制的改革和社

5、会政策的创新,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重要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千年之变  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一般说来,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在先,社会发展、社会结构调整变化在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两者相辅相成,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如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经济社会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有可能拖跨我们的经济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科本文由.L.收集整理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

6、的经济社会资源朝着更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配置,从各项宏观指标来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经济总量现已排名世界第三位,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今天,由于党中央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复苏的有利措施,中国经济现在开始步入恢复,世界银行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对于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

7、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是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2万美元,而另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如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3000美元的水平,这是中国应当引以为戒的。确实是这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政策,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问

8、题,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考验。我主要从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三方面来阐述:  1、就业结构的变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据有关部门测算,20072010年,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都在1800万人以上,除去死亡,退休,16岁以上人就学率提高等因素,每年新增劳力仍在1000万以上。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就业压力达到非常严重的状况,2009年,新增毕业大学生700万、大约3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