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

ID:25603145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_第1页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_第2页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_第3页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_第4页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茉莉花》的精神理念论文..毕业【摘要】《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活动中几乎都会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茉莉花”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是因为: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以独特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关键词】《茉莉花》形成;传播;民族;文化符号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特别多。他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

2、紫嫣红,..毕业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这朵享誉世界的《茉莉花》,是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独具慧眼,在这花的海洋里采摘的。从此,这朵独具“草根文化”特色的民歌走出山乡,走上了炫目的现代舞台,体现了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道理。《茉莉花》是一首江南小调。据钱仁康先生的考证,我国最早刊载《茉莉花》歌词的是由玩

3、花主任选辑、钱德苍増辑,于清乾隆年间(1736-1759)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但《缀白裘》只记了剧词,没有曲调。国内最早刊载《茉莉花》曲调的是贮香主人编、道光十七年(1838)出版的《小慧集》,此书卷十二中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与现在流传的《茉莉花》的旋律轮廓大体一致。《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隶属江苏省扬州市的仪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

4、他将原词原曲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个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变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为结束,就成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茉莉花》在海外传播并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熟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的使用。在歌剧《图兰朵》的第一幕,宫中官员宣布向公主求婚的波斯王子没有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要按照约定处死时,姑娘们的齐唱所唱的曲调,就是《茉莉花》。另外,《茉莉花》的音调,在剧中多次用男生合唱、女声合唱、交响乐队等形式来表现,贯穿于全剧之中。《茉莉花》作为东方音

5、乐的代表,作为《图兰朵》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并伴随着这部经典之作的流传,江苏民歌《茉莉花》在海外也为世人所熟知,成为中国民歌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典型代表。《茉莉花》被重新发现,进而成为一种文体符号,是因为它符合当代的审美风尚。所谓“当代审美风尚”是指体现在现时代世界普遍流行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中的相同或近似的审美趣味。当代审美风尚的现实依据是时代平民化意识的普遍觉醒。《茉莉花》清丽、欢悦的韵律、友爱和谐的意境、洋溢着现实感性的快乐情调,顺应了审美平民化意识觉醒这一趋势,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1997年6月30日,在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

6、交接仪式上,由我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第一首就是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一首熟悉的旋律磅礴地诠释了香港回归的这一历史事件。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文艺晚会上,男女二重唱《茉莉花》再次倾倒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合平友好的象征。2003年,宋祖英作为第一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的中国歌唱家,她演唱的第一首歌就是《茉莉花》。最令人激动难忘的还是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管

7、弦乐又奏响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荡中蕴含着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阔步向前”!在2004年在雅典第28届夏季奥运会盛大闭幕典礼上,作为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的中国,表演了闭幕典礼中的最后一个节目:中国儿童站在巨型灯笼上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那个有典型东方神韵的形式,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那熟悉而清新优美的旋律响起,一下子使东西方的情感拉得更近,带给人们的是亲切的企盼。江苏民歌《茉莉花》在国家典礼、文化交流等事务上的使用,使《

8、茉莉花》的意义非同一般,此时的《茉莉花》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东方意韵的中国民歌,它在展现中国古老文化、勾通东西方情感交流与认同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了歌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