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

ID:25603619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_第1页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_第2页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_第3页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_第4页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一、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一、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  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

2、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语言转向的哲学史述评2014年,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一、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中世纪语法学中的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对后来语言哲学中的一些论题有深刻的影响。柏拉图这样的名词指代的是个体,算是专名,而人这样的名词则指称的是类或共相,可以称之为通名。唯名论者与实在论者都承认专名所指代的殊相或个别物是独立于心灵存在的,具有实在性我通过柏拉图这个名字来提及这位大哲,可是他的存在是客观的,并不依赖于我的思想或心灵对他的指向。他们的分歧就在于通名所指称的共性是否

3、也是独立的存在,唯名论者持否定的态度而实在论者则相反。实在论分成极端与温和两派。极端的实在论认为共相不仅存在在于心灵之外,而且也与个别物分离而存在于个别物之外[3]41。按照这种观点,水果这种共相不但独立于我们的思想,而且也独立于苹果、香蕉、梨这些具体的水果而存在;而温和的实在论在坚持共相独立于心灵的同时承认它们必须存在于个别物之中。对实在论作出过比较全面批判的唯名论者是阿伯拉尔,他的中心论点是:由于共相是可以表达众多事物的东西,因此共相本身不能是事物,不能像事物一般独立存在,因为一个事物是不能用来表达

4、其它众多事物的,只有名词可以。所以,共相归根到底应该是名词,是普通的词项。另一个比较著名的唯名论者是逻辑学家奥卡姆,他提出过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即没有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认为,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逻辑自明的,可以通过分析词项的关系来判断真假,例如,就命题香蕉是一种水果而言,我们只要分析香蕉和水果这两个词的关系就可以判断这个命题为真;另一类是由经验证明的,即比如通过将命题与外部经验事实对照来判断真假,如火星上有水。根据这种知识论,剃刀原则对实在论的批判可以总结为:无论是出自逻辑的理由还是经验的理由

5、,都没有必要为了解释普遍概念的性质而在个别事物之外设立与普遍概念对应的实体或实在,所谓共相仅仅是具有意向性的词语或符号。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语言生态视野下民族典籍英译,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一、翻译理论及其对语言与文化的依托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是一种语言向另一语言转换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就须对原语及译语的熟练掌握。翻译不仅是译者个人行为,也不只是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要受到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6、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审美情趣。[5]由此可见翻译是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翻译理论,归纳一些翻译技巧与策略。这就为民族典籍英译提供一些借鉴与理论指导。从中也可看到翻译对源语言及其文化与生态的依托作用。(一)动态对等理论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我国译界影响很大。其中心理念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而非拘泥于词汇及句法等外在形式上的对等。该理论认为,翻译所追求的是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

7、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换言之,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相同或大致相同。因此,译者所追求的应是语际间的等值语,而非同一语。翻译强调的是再现源语信息,不强求形式上的一致。[6]根据这一理论,在进行民族典籍英译时就要兼顾到典籍在中国的读者与英语读者两方面因素,需要译者对这些典籍的读者群与英语读者群有深入了解。在广西,少数民族典籍绝大多数都来自民间,反映的是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精神,由此可认为各少数民族是其直接的读者群。如壮族的《麽经布洛陀》,于壮族民间师公手抄本、反映壮族宗教信仰

8、与风俗文化的创世史诗,是古壮字记载,五言押腰脚韵的诗体,上下句为排比式结构,对仗工整,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律,节奏感强。象这样的史诗如果译者读不懂古壮字,就很难解读其韵律与原意,如果对壮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就很难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英译时又拘泥于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形式对等,将很难准确译出原诗的内涵、意义与风格。因此,译者要首先能读懂古壮字,会说壮话,了解壮语及其表达特点等,能通过第一手材料解读原文才可更好地将其意义与内涵解读,从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