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

ID:25606404

大小:81.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_第1页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_第2页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_第3页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_第4页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荀子的修养功夫论[摘要]:荀子从人性恶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论。他一方面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提出人性本恶论;另一方面又从人的社会性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和道德修养论。荀子认为恶在礼仪法度的制约下不仅可以改变,而且必须改变,经过道德修养“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的道德修养既是一种重学慎思、积善成德的修养功夫,也是一种全粹为美的完美境界追求。总之,荀子在其人性论基础上提出的道德修养功夫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荀子;人性本恶;道德修养;现代价值Abstract:HsunTzuconstructshisuniqu

2、etheoryofmoralself-cultivationintheangleofthethoughtsthathumanbeing'snatureisevil.Ononehand,hesetsupthetheorythathumanbeing'snatureisevilfromthesocialnatureofhumanbeing;Ontheotherhand,heputsforwardthethoughtsthathumanbeingcanchangeevilnatureintogoodthroughhumanbeing'sactio

3、n,andthenthetheoryofmoralself-cultivation.HsunTzubelievesthatevilcanandmustchangeundertheconstraintsofetiquettesystem,thus,"everycommonpeoplecanbesuchwisemanasYu"throughmoralcultivation.HsunTzu'stheoryofmoralcultivationisnotonlytheeffortofself-cultivation,whichemphasizesth

4、estudyandbenevolence,butalsothepursuitofpureperfectofbeauty.Inaword,ThistheoryHsunTzustillhasimportantvalueinourmodernsociety.KeyWords:HsunTzu;humanbeing'snatureisevil;moralself-cultivation;modernvalue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子,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荀

5、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旗帜鲜明的提出人性恶,从而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论。他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同“隆礼重法”的治世之道结合,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具体体现。荀子重学慎思、反躬自省的修养功夫和“涂之人可以为圣”的道德修养的现实指向以及追求全智全德的完美境界追求在今天仍具有重大意义。一、人性本恶——荀子道德修养论的哲理基础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发生于对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基本上是道德性的认知,蕴藏着丰富的伦理内涵。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他从感官的经验层面立论,建构了自己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即性恶论,突出发展了儒家外在事功的方面,使儒家的道德伦理,实现

6、了彻底客观化的意义,并突出了人类的认知之心。(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8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已。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已,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生来是没有礼义的,所以会产生悖乱,现在悖乱已经存在了,说明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善只是人后天的作为,是人“伪”的结果。这是荀子对人性本恶最直接的论证,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旗帜鲜明的指出人性本恶,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人“伪”的重要性。而“恶”具体指得是?就此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

7、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由此可见,荀子所言人性恶其实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且这种生理本能是人皆有之的,圣人也不例外。人的恶表现在“好利”、“疾恶”“好声色”等人的生理本能方面,只有“顺是”“残贼”、“争夺”等恶会才产生。因此,就可论证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作为达到善的。此外,“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荀子指出恶是人生而就有的欲望;“性者,天之就也。”

8、“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荀子认为,性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先天成就的,是自然而然的。总而言之,荀子指出人性恶是人自然的生理本能,是人生来就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