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记》心得

读《学记》心得

ID:25618557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1

读《学记》心得 _第1页
读《学记》心得 _第2页
读《学记》心得 _第3页
读《学记》心得 _第4页
读《学记》心得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学记》心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学记》心得[读《学记》心得]读《学记》心得正文:读《学记》心得(说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读《学记》心得。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去亲口尝食,也不会知道他的美味;有尽善尽美的道义,如果不去学习,也不会知道他的美好。只有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缺陷;只有在试图传播道义的过程重,才会感到对道的理解还有很多困惑。知道了自己的缺陷不足,才会回头鞭策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感到了困惑,才会加强理解,坚定自己的意志,体会其中的细节,心得体会

2、《读《学记》心得》(..)。所以说:教学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作为一个老师,要努力去学习,提高自己在学业上的水平,看到最前沿的内容,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喜欢自己的所讲授的内容。一方面懂得道义,懂得其中的真意和现实中的价值;另一方面知道如何才能将自己知道的内容让学生接受,并能够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走下去,而不是所见即所得,只知道所教的内容。读《学记》心得2  第2篇初二读后感:读《一个人的村庄》后的心得体会  〖预览〗发布时间:2017-03-12喜欢新疆从刘亮程的文章里开始,从《一个人的村庄》开始,《虚土》是刘亮程的第一个长篇,虽然不是

3、那么长,略微比中篇长一点,但是这也是刘亮程的作品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不过无论他怎么写,归根结蒂都是散文,小说不过是一系列组织起来的散文。读刘亮程的乡土散文,才感觉到农村和城市的区别,绝对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上的区别,更是思维方式上的区别,甚至是文明的区别。城市里生活的人总是感觉到城市的优势,看不起农村,认为农村没文化,人类一切文明都是城市文明,乡村的文明其实也是依赖着城市文明才能够产生的。而刘亮程的乡村,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巨大差异,那完全是我们没见过,没想过,没经历过,没法想象出来的另一种文明,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而且随时濒临着被我们强大的文明吞没的危险!一旦消亡

4、,就永远不会再次产生。如果失去,我们将永远也不会知道那种文明中蕴藏着什么样的智慧!从《虚土》到《凿空》刘亮程又前进了一大部,我觉得《凿空》是刘亮程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刘亮程艺术的一个高峰,是新疆乡土文化的一次全景式的展现,然而这是一次谢幕!一切都在中国城市化的洪流中,变得那么不堪一击。如果没有刘亮程的收集整理和发掘,如果没有刘亮程这么一个乡土中长出来的作家,也许这一切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读一个人……读《学记》心得3  第3篇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  〖预览〗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

5、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小学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

6、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读《学记》心得4  第4篇在阅读《数学主题图≠看图说话》中引起的教学反思  〖预览〗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出现了新鲜元素,那便是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单元主题图、例题情境图

7、和习题主题图。主题图将数学教学内容借助某一主题场景来呈现的画面,是连接生活现象与数学本质的桥梁。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让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真实有趣或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去发现和学习数学。生动有趣的故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给枯燥、单调的数学赋予了生机,让数学变得可亲,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特别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主题图的存在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增添了极大的乐趣,也降低了难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大都还没有培养成学习的兴趣,他们天真浪漫、活泼爱动,他们童言无忌,所做即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