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ID:25621244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_第1页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_第2页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_第3页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_第4页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以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找到影响社会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确立低碳模式为灾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佳模式。通过对低碳社会的特征分析,结合社会学理论,认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是低碳价值理念、低碳准则、低碳行为互相作用的过程。低碳社会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基于综合集成与统筹优选的方法,从价值理念、低碳行为、规范体系三个方面对低碳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集成;低碳社会的推行模式分为低碳农村模式和低碳城市模式。低碳农村可以与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补偿政策;低碳城市相对于一般社会发展模式和农

2、村发展模式,更集中体现在建筑、交通、文化、消费行为等某些特定领域。建议:从国家到灾区的各级政府必须多管齐下,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对策及措施,如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制定法律法规,促进新能源开发,建立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等来保障低碳社会模式的推行。  关键词汶川地震;和谐社会;低碳模式;环境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X826 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景观生态学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格局分析、美学评价等提供了有力手段。众多关于城市绿地结构的研究都借鉴了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周天翔和邵天一等[12]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斑优格局、斑匀格局、

3、廊道格局和对照格局等四种景观结构及其绿地分布格局,选取了气温、相对湿度、环境噪声和大气SO2、NOX、TSP含量等环境监测指标,观测了不同绿地景观格局下的环境效应,并对比分析了绿地分布格局指标与综合环境效应间的关系,以便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合理性指标。芮建勋[13]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采用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标准差、面积均值、周长均值、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数研究了上海市绿地景观嵌套结构的数量特征,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杨瑞卿和薛建辉[14]运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以徐州市为例,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斑块密度、斑块

4、数破碎化指数、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通度等指标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结构和格局进行了分析。熊春妮和魏虹等[15]对重庆市都市区德绿地景观连通性指标做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绿地结构指标,并且为各研究城市提供了绿地景观建设对策。  结构指标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可达性,它是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对这种服务能力做出评价,为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提供借鉴。例如俞孔坚[16]、周廷刚[17]等基于GIS技术对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在这个研究中,俞孔坚等提出了以景观可达性和连续性作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对市民的服务功能以及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并以中山为例,探讨了如何

5、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景观可达性评价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同时还提出一个阻力矩阵分布模型,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计算假设前提必须人口分布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没有对道路交通网络的影响作特殊的考虑。  在俞孔坚的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马林兵和曹小曙[18]提出了一个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该方法利用每一个网络的道路密度来近似模拟交通成本的阻力,在可到达性计算中综合考虑了人口分布、公共绿地景观服务力、交通成本等因素,来研究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点,但是这个方法仅考虑了网络内道路密度指数,还应该引入道路的形态指数

6、、人口密度对交通的影响因素。可达性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例如周亮等[19]以武汉市汉口地区为例也进行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绿地可达性研究,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有绿地的可达性研究,比如济南、厦门、青岛和上海等。  1.4功能指标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持碳氧平衡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城市居民提供精神和视觉上的享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计量研究已成为生态学、林学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对于认识城市环境价值,建立城市环境价值补偿制度,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吸收CO2、释放O2、

7、降温增湿、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小气候等。上世纪90年代,美国利用计算机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模型,能够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以及对城市效益进行综合评价[20,21]。  城市绿地是地球植被的组成部分和碳循环的重要贮存库,在全球碳氧平衡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Ro2绿地,才能达到城市碳氧平衡。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城市森林的环保价值与其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比约为3∶1,绿化间接经济效益是直接经济效益的18-20倍,此外,美国还研究了树木对居住地产评估及地产价格的影响,发现理想树木覆盖使地产价格提高6%-15%。  目前,我国国内的绿地功能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