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

ID:25630895

大小:4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1-21

中国文学常识_第1页
中国文学常识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1.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国的文化史学家借用此概

2、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在这时期,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大致确定。2.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3.《九歌》:《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祗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

3、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4吕览:即《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了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同时,书中还

4、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5《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儒家五经之一。《尚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就文学意义而言,采用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多古奥迂涩。但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兼具史学和文学价值。6.《仙

5、真人诗》属游仙诗。据记载,秦朝,始皇帝好神仙,屡屡寻求仙药未果,心中闷闷不乐。于是,他指令朝中"博士"创作了一首《仙真人诗》,并且在他巡行天下的时候,到处演唱这首歌(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由于文献的缺失,它的唱词已不可考。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求仙空气的浓厚。7.《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最早载于南朝萧统《昭明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又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从此成了专称。统共十九首,抒发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思绪游子思妇的离别

6、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时失志之悲,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对个体生命关怀。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1《中国文学·先秦两汉卷》的编写体例《汉书·艺文志》2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发展过程:五言诗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它最早见于民间歌谣,到武帝时代,这种五言歌谣大量地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谣。它的新颖的故事、成熟的艺术技

7、巧,逐渐吸引了文人的注意和爱好。文人们竞相模仿,这就有了文人五言诗。班固的《咏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诗。其后文人五言诗如雨后春笋,如张衡的《同声歌》、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饶》等。其中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些失意文人,诗中所抒发的大都是他们失志伤时、离愁别怨及人生无常的忧愤情绪,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给予极高的评价。影响: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扩展

8、了诗歌的容量,与亚境内和音节的富于变化,增强了句子表现力,能够更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