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

ID:2563123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_第1页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_第2页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_第3页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_第4页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关键词】晚期癌症;姑息照护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世界癌症发病检测率持续增加。21世纪,全世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超过500万[1]。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现患病人数在300万以上,平均每9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2]。癌症已成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伤残和死亡的第一原因。癌症使患者及家属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姑息照护(palliativecare),优化生命末端质量,满足其本人和家属的需要,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2、1姑息照护的定义和内涵2002年WHO将姑息照护定义为:姑息照护是一种支持性照护方法,即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和宗教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变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亲人的生活质量[3]。姑息照护强调四全服务,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通过团队的方法提供整体照护,把患者、家属作为照护单元,不主张实施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和无意义的治疗或过度治疗,强调减轻各种痛苦,让患者平静、安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即优化生命末端质量。2晚期癌症患者的需求2.1生理需求晚期癌症

3、患者大多经历了手术、多次放化疗及中药等综合治疗,加之肿瘤本身对全身生理机能的影响,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其中疼痛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据资料统计,晚期癌症患者中,疼痛的比例高达70%~80%。缓解不适,控制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迫切的需要[4]。2.2心理需求癌症患者一开始会拒绝接受事实。病情进入晚期经历了手术、多次放化疗,心理上常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手足无措、焦虑紧张、思维杂乱、行为失序[5]。当接受本身患有绝症的观念后,患者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和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绝望。尚清红等[6]将癌症

4、患者的心理分为四期: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悲伤抑郁期和情感升华期。美国学者库伯勒罗斯把晚期临终病人心理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绝望期、接受期,从而逐步进入死亡。2.3社会需求晚期癌症患者的社会需求也是其需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在患病前,是社会中的一份子,是社会和家庭成员之一。患病后,其社会角色虽有所改变,但仍希望能对社会和家庭做一些事情,并渴望社会和家庭的支持。3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照护3.1营造舒适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家庭模式病房,优化就医环境,欧美等国多年前就已主

5、张开展家庭模式病房。病房内配备电视、电话、沙发、空调等家庭设备,让患者家属与患者同住,满足患者和社会、家庭的沟通,缓解心理压力,减轻负面情绪,满足社会、家庭对其支持的需要。3.2基础护理晚期癌症患者因各种治疗或病情的不断发展,食欲较差或不能进食而需鼻饲或肠道外营养,以利患者体力的增加,免疫力的提高。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并对能进食者及鼻饲患者提供营养调理指导。晚期癌症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多,加之疼痛造成被迫体位,易形成压力性溃疡,护士应保持患者床单位清洁,及时清理排泄物。对长期卧床患者,积极应用压疮防范措施,按

6、摩受压处肌肤。对已形成创面者,防止创面进一步受压,并有效给予换药。3.3疼痛控制判断疼痛是来自于躯体内有害因素还是来自社会精神因素;正确评估癌痛程度,目前多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数字分数法(NRS)和目测模拟法(VAS)。镇痛用药按照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要做到以下几点:口服、按时、按阶梯、个体化治疗,密切观察病情[7]。护士要密切观察用药后有无呼吸抑制,便秘、嗜睡、谵妄等副反应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缓解措施并报告医生。同时,还可采用音乐疗法、冷热疗法等,缓解精神因素造成的疼痛。3.

7、4心理护理根据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点适当给予心理支持,增强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愤怒和悲观情绪。可采取倾听患者的诉说、心理活动转移、心理暗示等手段,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心理变化发展阶段,因势利导,使其正确认识癌症,接受客观事实,树立健康心态。3.5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晚期癌症患者姑息照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患者年龄、民族、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人生经历、信仰及社会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时适当的死亡宣教十分必要。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征得家属的同意,同家属一同向患者讲解一些死亡的相关知识,如死

8、亡标准、死亡价值、死亡时间、地点的选择等,使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更快地调整心理状态,做到“准备死,面对死,接受死,庄严死”。同时帮助家属适应患者的病情变化,缩短悲伤的时间,减轻痛苦的过程,更好地为患者做好最后的事情,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使患者高质量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3.6获得家庭、社会支持患者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家庭、社会角色并没有因其患病而完全改变。从心理上,其仍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