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

ID:25632859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_第1页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_第2页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_第3页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_第4页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融合 摘 要: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代写论文是两类不同的实验教学活动方式,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同时,不能随意摒弃验证性实验,以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区别;融合   一、两类实验的区别    探究性实验是指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这种实验一般都具有试探的性质,因此也称之为试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2、。它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不同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性实验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它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验证性实验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验证基本理论原理为主要目标,如注重培养学生的使用和装配仪器、实验操作、实验观

3、察、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和计算等技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强调操作技能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学生们所能做的就是按照已经设计好了的实验方案,去检验一个已知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教学模式不同  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  模式l:问题假说一实验事实一推理和判断一验证假说一结论一应用  模式1  该模式以假说的提出及验证为主要内容。假说是根据已知的实验事实和科学理论提出假设,并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推理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直觉思维、逻辑分析等手段构成一个新的组合来解决新的问题。例:乙醇与甲醚分子结构式的确定

4、  1.提出问题:乙醇与甲醚分子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分子结构式?相同吗?  2.收集实验事实:(1)分子式都是为G2H6O,比乙烷分子多一个氧原子;(2)化学键理论:通常情况下C、H、O三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数分别为4、1、2。  3.提出假说:根据乙醇与甲醚的分子组成和化学键理论,乙醇与甲醚分子多出的一个氧原子放到乙烷分子结构的什么部位呢?显然只能插到乙烷的碳氢键或碳碳键之间,从而提出乙醇与甲醚分子的两种可能结构:    4.对假设进行推理判断:若(I)式中的乙基换成氢原子,不就是水的结构式吗?如果结构是(I)的话,就应该像水一样可以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且ImoI物质(

5、I)能产生0.5moIH2。若分子结构是(Ⅱ)的话,就不能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5.实验检验:分别在一定量的乙醇与甲醚中投入金属钠,其中一种能反应产生H2,通过测定和计算得知,ImoI乙醇大约能产生0.5moI的H2。另一种不反应。  6.得到结论:乙醇的分子结构式是(I)而甲醚的分子结构式是(Ⅱ)。  模式2: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科学抽象-结论与应用  在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发现的主题,然后设计实验实施方案,在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准确地获得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事实和现象,随之利用这些现象和数据,进

6、行思维加工并得出科学结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概念、定律、原理,有机化合物知识等,均可采用这种模式来获得。例如盐类的水解概念:  1.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显什么性呢?是不是中性呢?如何通过实验测知盐溶液的酸碱性?2.学生实验探究:将少量CH3COONa、NH4CI、NaCI、CH3COONH4的晶体分别投入盛有新鲜蒸馏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使之溶解,然后分别用pH试纸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  3.实验事实及其处理(见上表)  4.学生探究发现(科学抽象)  表征性抽象:CH3COONa溶于水电离出的CH3COO-与水电离出的

7、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CH3COOH,使溶液中的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导致溶液中c(H+)-)而显碱性;NH4CI溶于水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使溶液中的c(O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导致溶液中c(H+)>c(OH-)而显酸性;NaCI溶于水电离出的Na+和CI-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c(H+)=c(OH-)显中性。CH3COONH4溶于水电离出的CH3COO-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CH3COOH,使溶液中的c(H+)减小;而电离出的NH+与

8、水电离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