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ID:25636136

大小:748.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21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_第1页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_第2页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_第3页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_第4页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废水生化微纳米深度处理项目建设方案2017年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目录1.项目概况22.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22.1基础数据22.2进水水量与水质22.3设计原则23.深度处理车间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现状23.1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图13.2深度处理设备的工艺作用及状况分析24.改造方案24.1整体改造说明24.2生化前气浮池改造24.3深度处理车间改造26系统运行各工艺段进水指标要求27深度处理改造后的PID简图28施工人员调配及时间进度表28.1主要劳动力计划表28.2施工进度计划29附件:施工操作规程2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

2、辑1.项目概况本污水处理项目为改造项目,废水来源为经过生化系统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更好的运行维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用水,拟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优化系统,使其更加完善。深度处理系统经过2016年5月份的改造后,通过5个月的运行调试,发现系统仍存留部分问题。核心问题如下:(1)运行期间发现深度处理车间进水含乳化态的油类物质较多,造成电氧化单元产生过多的细小含油悬浮物,造成后续处理单元负担过重。(2)由于原系统设计为40m3/h的处理能力,部分工艺设备(尤其是池体和管道)难以在大水量下连续运行。(3)部分控制仪表显示数据不准确(多为泡沫干扰),造成自控

3、系统误报。2.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2.1基础数据按业主要求,废水处理量按照70m3/h进行考虑:电氧化车间总进水量:Q=70m3/h阶段性最大进水量:不大于80m3/h2.2进水水量与水质设计水量电氧化车间设计最大水量Q=70m3/h系统进水水质指标CODcr<80mg/lSS<40mg/l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NH4-N<14mg/l铁(二价)<5mg/l锰<3mg/lTDS<5000mg/l温度<40°PH7-92.3设计原则ü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规范、标准。ü按照业主总体规划,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污水合理分析,分别治理,更好地发挥投资效

4、益。ü根据废水性质及特点,从业主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污水水质与水量、收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厂址厂地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能耗低、技术先进、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管理简单的成熟处理工艺。ü积极、慎重地采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深度处理车间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现状回用水池3.1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图污泥外排斜板沉淀池电催化氧化(三级)微纳米气浮气浮加药清洗加药风机超高速过滤机污泥池外排清洗加药风机双膜系统回用3.2深度处理设备的工艺作用及状况分析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次改造工作,我

5、单位充分重视并安排技术团队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现已完成现场初步调研、水质检测、生化气浮池勘察、深度处理车间等核心问题的工作,确定技改工艺以及主设备的选型。下一步将重点完成现场核验、参数确定、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营等工作。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2.1、二期生化回用水池作用:深度处理车间总进水池,调节深度处理车间进水水量。设备状况分析:现有生化系统出水时常带有大量SS,给后续工艺单元带来较大负荷。3.2.2、进水斜板沉淀池作用:通过投加斜板填料,将进水悬浮物截留沉淀,减轻后续处理单元工作压力。设备状况分析:该工艺设备功能完善,运行正常。3.2.3、

6、电催化氧化作用:采用高流低压的电化学技术,在温和条件下,对生化废水中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毒性污染物及高温有机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及还原作用。设备状况分析:该工艺环节为核心工艺环节,运行正常。3.2.4、微纳米气浮作用:使水与空气高度融合,超声波空化弥散,释放出高密度、均匀的超微米气泡,形成“乳白色”的气液混合体,将水中悬浮物气浮浮选,配合刮渣系统去除悬浮物。设备状况分析:目前只设置了一台处理量为20m³/h的微纳米气浮机,处理效率有限,仍有大量细小含油悬浮物进入后续处理单元。3.2.5、超高速过滤机作用:一种高效过滤装置,采用特殊的纤维滤材作为过滤单元,主要

7、用于捕集水中微米级的各种悬浮物质,进一步去除SS,保证双膜系统正常运行。设备状况分析:反洗频率过高,填料需要更换,清洗;增加药洗装置。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2.6、双膜系统作用: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工程之中。超滤(UF)截留大分子物质及杂质,反渗透(RO)保证出水水质达标。设备状况分析:该工艺运行正常,部分细节优化与维护。3.2.7、污泥池作用:收集深度处理车间所产生的设备反洗水及RO浓水,通过排泥泵将池水排出。设备状况分析:(1)生产能力由40m3/h提升至70m3/h造成现有污泥泵排水量偏小,不能及时将池水排出。(2)排水管路DN80偏小(

8、原因同上),排水不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