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ID:25636780

大小:2.3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1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9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一、教材简说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古诗三首》《山行》描

2、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写了一夜秋风秋雨过后,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树叶铺满了门前的水泥道,给这条水泥道增添了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秋天的雨》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听听,秋的声音》

3、课文通过描绘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音,展现了秋天景象的美好,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二、学习目标1.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学习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16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

4、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四、课时分配4.《古诗三首》……………………………………………………………………2~3课时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3课时6.《秋天的雨》……………………………………………………………………2~3课时7*.《听听,秋的声音》……………………………………………………………1~2课时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五、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

5、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借景抒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前准备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6、时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的诗意。16学习重点理解《山行》的诗意。学前准备1.查阅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学生)3.《山行》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用时:5分钟)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2.自读古诗。1.学生交流收集的三首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2.自读古诗,了解三首古诗中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3.背一背,积累写秋天的古诗。1.搜集并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二、自读古诗,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

7、来。2.交流识字。3.再读古诗。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径、赠、残、橙”等字的音。2.理解字义:山行:在山上行走,这首诗写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的秋景。斜:xié,当倾斜解释,在诗句中指曲折不直。红于:比……更红。石径:山里居民的通道。2.一字组三词。寒()()()盖()()()残()()()三、理解《山行》,感受意境(用时:15分钟)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第一句的“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1.再读古诗,读通顺,按照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