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

ID:25638495

大小: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1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_第1页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_第2页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_第3页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_第4页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文学看时与赎论文.freelENT)从字义上看是“使事物合一”。这个“合一”从时间性上来讲就是要使过去、现在、将来达到永恒的合一,从而回到那“昔在、今在、今后永在的全能者”,所以,要达到救赎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世俗时间归于上帝的永恒之中。对于个体,关键的则在于自觉地将自己的一次性融入神性的怀抱中。从B.布莱希特和汉斯.昆的两首诗,我们就可看出“时间”对于不信者和信者的不同意义:一是B.布莱希特的《抵抗诱惑》:你们不要被诱惑!返回的路已不存在。日子伫立在门前,你们已能感到夜里的风:清晨却不会再来。你们不要被欺骗!生命残薄。尽快地啜饮生命吧!你们不会感到满足,

2、当你们不得不离开生命时。你们不要接受骗人的安慰!你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让腐烂成为拯救者!生命最伟大:拥有的已无多。你们不要被诱惑,去干苦役让自己精疲力竭!还有什么能使你们畏惧?你们会与所有的动物同死,此后什么也不会再来。二是汉斯.昆的《拥有的远不止这些》:你们不要被诱惑!返回的路尚存在。日子伫立在门前,你们已能感到夜里的风:清晨却会再来。你们不要被欺骗!生命残薄。不要过快啜饮生命吧!你们不会感到满足,当你们不得不离开生命时。你们不要接受骗人的安慰!你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腐烂能捕住得救者?生命最伟大:远不止这些。你们不要被诱惑,去干苦役让自己精疲力竭吧!还有什么

3、能使你们畏惧呢?你们不会和动物同死。汉斯.昆的诗是出于基督宗教立场对B.布莱希特的驳正。两首诗字安数相当,但却大异其趣,表现出了不同情怀在时间性面前相异的价值取向。“日子伫立在门前”,是即将与过去的告别,当死亡的风在夜里吹起,布莱希特看到的是物理性的事实:“清晨的风不会再来”和“与所有的动物同死”,但是,生命真是要“让腐烂成为拯救者”的话,“干苦役让自己精疲力竭”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与动物同死”岂不成了对所有在世“苦役”的彻底否定?人唯一所能做的难道真如布莱希特据说,只能是“尽快啜饮生命”吗?只接受物理性的时间,最后只能导向虚无主义。汉斯.昆的诗则体现了

4、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于布莱希特们也许是一种欺骗。但是,他使生命有了一个活着的根基。清晨的再次来临,不与动物同死,都是基于对世俗时间的否定。世俗时间否定了在世个体的残薄生命,但是,基督宗教所标划的返回之路,却让人感到夜里的风不再有腐烂的气息。与在世“门前”相对的“门后”世界是对于腐烂再次否定,使我们所有的苦役有了价值,也使我们不再感到畏惧。汉斯.昆对于清晨的风还会再来的期冀与自信,来于在时间观上打破了曾在、现在、将在的界限。将个体生命的时间自觉地纳入了上帝永恒的怀抱之中。上帝这一全能者是世俗时间的唯一的权衡。使曾在、现在、将在达到时间的合一,是西方

5、文学拯救世俗时间的有限个体生命的方式之一。这一时间观在文学史中较早地出现于但丁的《神曲》中。为完成其救赎人类的目的,但丁在《神曲》中按中世纪流行的神学观念设置了地狱、炼狱、天堂三重境界,以使人类能摆脱罪恶,得到灵魂的拯救。这三重境界按但丁游历的客观时间来说有一个先后次序,但是可以明显看出,三重境界是同时存在于上帝的意志当中的,它只不过是但丁基督精神的客体化。三重境界在作品中共同耦合而成一个自足封闭、固定不动、永恒的世界。这一世界即是但丁按基督教时间观构建出来的。尤为突出的是,为了将一切都纳入这一时间中,但丁在《天堂》篇中突破托勒密的九重天体虚构出了一个第十

6、重天。在天府里,幸福的精灵“住在的时间也没什么或长或短的岁月”“那里是一切空间和时间会合之处,在他(即上帝)超于时间,超于别的一切所能理解的永久之中”,而且上帝“自己不动,用爱和欲去移动诸天”因此对于上帝只有永恒的现在,人的获救关键就在于要立足于现在,趋向于时间之外的上帝。但丁这一时间观通过他对“亡灵”的安排得到了具体的体现。首先,过去(的世界和人)在但丁笔下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都丧失掉了它的独立价值。但丁对于古代世界尽管表示了他的尊敬,但他并不象后来的人文主义者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丁在古代世界面前显示出来的是轻松随便感,如把古希腊、罗马的先

7、哲们都谴入侯判所,把《旧约》中的犹太民族的祖先提升到天国,把不信灵魂不死的伊壁鸠鲁及其门徒谴入地狱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古代世界只是一个任凭但丁劫掠的货栈。其次,将来对于但丁而言也不是不可预知的。相反,但丁极富自信地把当时还没有死的逢尼法西第八、克乃门德第五早早给他们安排在地狱的第八圈受罚,而为他的政治理想的寄托者亨利七世在天堂中则预留了一个位置。对于但丁本人的未来而言,尽管他“将懂得别人家的面包是多么含着苦味,别人家的楼梯是多么升降艰难”,但是“因为有了先见之明,所以假使我失去了我所最亲爱的地方,我不应当再因为我的诗而失去别处。”这种先见之明即在于但丁把自

8、己的命运纳入上帝的“永恒的现状”,坚定清洗罪过,信守上帝之道,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