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参观感想

夫子庙参观感想

ID:25647657

大小:53.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1

夫子庙参观感想_第1页
夫子庙参观感想_第2页
夫子庙参观感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夫子庙参观感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夫子庙参观感想游南京,当然要到夫子庙看看。我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临街牌坊,其上大书“夫子庙”三字,顺着街道走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到一个热闹的场所,就逛起来热闹而忘了夫子庙了。直到累了休息之际,才发现夫子庙就在跟前。这才重视“研读”起来。对孔夫子的崇拜由来已久,对他的事迹和著述《论语》也有多章熟记。南京的夫子庙,就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它始建于宋景祐元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这一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经政府连年拨款兴修重建,使夫子庙恢复了以大成殿

2、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情

3、。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读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书中看到有关记述,可惜我没有机会,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一看。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我不由自主的吟诵起刘禹锡《乌衣巷》来:朱雀桥边野花草,

4、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三门四柱,颇为壮观。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古有“奎主文章”之说。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代考试夺魁的

5、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轮美奂。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走过棂星门,我就来到大成殿的大成门前。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夫子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进入门内,左右分别

6、树有四块古碑;东边《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边有残碑《集庆孔子庙碑》和《孔子问礼图碑》。以《孔子问礼图碑》为著。当然,现在只要买票(30元)就可以从正大门出入了。进门后,就有一位导游小姐专门陪同给讲解,虽然有些知识已经知道,还是谦恭得很,因为小姐漂亮哦!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台为丹墀,俗称露台,四周围以石栏,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角设有石灯笼。此露台用作祭祀和歌舞。露台中央的孔子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铜质地,做工精细,惟妙惟肖,体态丰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间透露出伟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露台两旁原是两庑

7、,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佾舞用具的处所。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碑石30余块,供游人欣赏。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中心庙院:院内植有银杏八棵,古灯对称有致,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竖立一尊全国最大的青铜孔子塑像。大成殿是夫子庙的主殿,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殿内陈设仿制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定期进行古曲、雅乐演奏,演出反

8、映明人祭孔礼仪的大型明代祭孔乐舞,使观众听到春秋时代的“钟鼓之乐”、“琴瑟之声”,展现二千多年前的古乐风貌。最引人入胜的的是在大厅中的夫子的事迹介绍,全部用玉石浮雕而成,每块浮雕都讲一个故事,每块浮雕的价值都是价值连城。院落通甬两旁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