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

ID:256528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14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_第1页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_第2页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_第3页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_第4页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摘要]千古以来,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中最神秘,最难以让人捉摸,许多世界事迹至今难以让人无法理解。让他备受争议的不是他的文学造诣,而是他的变法,千百年来对王安石的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关键词]梁启超王安石评价一、王安石与梁启超的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2年10月12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

2、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

3、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

4、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

5、,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二、存在争议10让王安石备受争议的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被司马光等一批老臣废除,在司马光看来,王安石变法:是富国而剥民力,动摇祖宗之法,对其大部分进行否定,而在北宋之后。宋程门生故吏和南宋里学派等认为北宋的灭亡罪魁祸首是王安石动摇祖宗之法引起的。而奸臣蔡京继其恶,害国害民,近千年来,不论地主阶级还是农民,无不对王安石进行批判、否定。可谓说千古最冤的不是窦娥,是王安石。晚晴时期,危机四伏下的天朝上国从

6、美梦中惊醒过来,各阶级开始寻求救国之道。而梁启超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时局,开始改变对王安石的看法,他认为王安石是百世不遇奇才,却生前被世人责骂,死后数代不能洗刷骂名,于是两种观点鲜明对比。三、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对比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王朝经过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对外没有收取燕云十六州,北方失去天然屏障,辽军经常南下烧杀抢掠,宋军一败为主。西夏脱离宋独立建国,每年赠送大量的岁币。对内造成冗官,冗兵,从而造成冗费,从而形成积弱积贫的现象,而王朝不限制土地兼并和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7、,农民铤而走险起义,可谓危机四伏。士大夫呼吁改革思潮日益高涨,神宗年轻有为,已于改革弊政。梁启超时,与王安石时代背景基本相同,晚清政府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对外割地赔款,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革命,康梁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摆脱传统思想,寻求救国之道,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重,开明的知识分子,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追求表面的坚船利炮而学习其制度。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式下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于是一场以康梁为主的维新运

8、动发展起来。由此可以知道,梁启超如此高度评价王安石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梁启超和他的师父是戊戌变法的中坚。这与王安石有惺惺相惜之意。康梁面对中国近代遭受前所未有的变故,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所以对王安石变法开始正面的评价。为戊戌变法提供舆论,这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四、梁启超对王安石总的评价“夫中国人民,以保守为天性,遭无动为大之教,其于荆公之赫然设施,相率惊骇而沮之良,不足为怪。”“呜呼,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长恸夜。”在这开篇中,梁启超认为中国人本性以保守为主,不善于变动,能有像王安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