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

ID:2565358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_第1页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_第2页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_第3页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_第4页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武陵源民俗文化美探微作者:尹华光 尹美菊 冯国禄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不仅具有以雄壮美、造型美、意境美、流动美、朴拙美为个性的砂岩峰林景观美,而且,由于武陵源地处高山峡谷,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千百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期聚居于此的土著人土家族人保持着独特而美丽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美主要表现在服饰工艺美、饮食居住美、婚姻习俗美、传统节日美和歌舞戏曲美等五个方面。  一、服饰工艺美在“改土归流”(公元1727-1735年)以前,土家族男女均穿斓花衣和八幅罗裙,头裹布巾。清代乾隆《永顺府志》载:“土民散处山谷间,男女短衣跳足,以布裹头

2、,服斑斓之衣。”这种服饰均由桐布(棉麻编织而成)制成,冬暖夏凉,出入山地方便,大方实用,极具朴拙之美。“改土归流”以后,土家男女多穿绣有花边的满襟衣,花边多由青年女子精绣而成,色彩鲜艳明快,线条疏密有致,图形多以花草为主,显示出土家女子巧夺天工的绣绘技巧。土家人对儿童的衣裤并不讲究,但对帽子、鞋子、摇窝、颈饰、手饰、脚饰却极为讲究。土家童帽四季分明:春季多戴紫金冠,夏季多戴圈圈帽、哈蟆帽,秋季多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多戴狗头帽、凤尾帽,帽上钉有银制“文八仙”、“武八仙”、“十八罗汉”等装饰品,颈上戴有颈圈,圈上系银质响铃和“百家锁”等装饰品,胸前系有

3、花儿,手上脚上戴银圈,圈上系有银铃,鞋有“耙耙鞋”、“猫头鞋”,帽子鞋子多以彩丝绣上五色花;摇窝则用竹蔑精编而成,且多备有土家织锦作面子的盖轰、脚被和背垫。从孩童服饰和用品上,我们可以看到武陵人审美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巧绘细琢、喜欢浓墨重彩。武陵人的工艺美术包括织锦、挑花、刺绣、制陶、印染、雕刻、编织等,可谓门类繁多,特色鲜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织锦、滴水床和竹背篓。织锦又叫“西兰卡普,’(汉译为土花铺盖)。在武陵源,姑娘出嫁,必须有姑娘亲手编制的织锦铺盖作嫁妆,这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土家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因此,学会织锦早已成了姑

4、娘们的一种普遍习惯。土家织锦讲究配色,一般以红、蓝、青色棉线为经线,自由选择各色棉线、丝线或毛线作纬线,采取通径断纬的方法,反面挑织而成。现已形成了两百多种定型图案。这些图案历史悠久、造型精美、色彩鲜艳、想象丰富,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武陵人历史沿革和民族风情的艺术再现,堪称中国和世界少数民族纺织工艺的佼佼者,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睐和赞赏。滴水床特别是三滴水带踏板的雕花床是武陵人雕刻艺术的代表作。这种床有三层滴格,层层镂花雕刻,雕刻的图案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龙凤呈祥”等。这些图案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构图精致、物象传神。背篓是

5、武陵人竹编工艺的代表作。它的种类繁多,用途很广。有打柴背篓、有苞谷背篓、有洗衣背篓、有娃娃背篓、有陪嫁花背篓。背篓在土家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既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充分利用背和肩,腾出手来拿东西,方便爬山越岭,又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工艺讲究精致,造型独特美观,现已远销南洋、日本和欧美,深受海内外朋友的喜爱。  二、饮食居住美武陵源人民的饮食以麻辣酸香为主。其特色饮料有山泉甜酒茶、山泉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炒米茶等等。蜂蜜山泉茶,甜丝丝、舒爽爽;甜酒山泉茶,沁人心脾、暑热顿消;瓦罐老叶茶,香气扑鼻,韵味醇厚。武陵人尤

6、喜饮酒,善饮豪饮是其传统,且酒类繁多工艺精良,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杜仲酒、果品酒、蛇酒、虎骨酒、猴头酒,几乎无所不酿、无酿不精。众所周知的湘泉酒鬼,兼香醇厚,浓而不烈,被誉为“无上妙品”而弛名中外。武陵源山高林密,原始森林和原始次森林次第分布,人烟稀少,奇珍佳肴无数。这正如清代土著诗人彭勇行竹枝词所云:“三月出蔗初茁芽,概林九月菌生梗;秋林红熟累累果,玉腼狸肥味更佳。”特色菜有:极菌煮肉汤,异常鲜美;胡葱炒腊肉,香味诱人;油酥蜂蛹,香脆可口;山泉煮岩蛙,清香宜人;茶油酥竹鸡,香可醉人;泥鳅钻豆腐,鲜嫩无比;合渣拌香葱,营养丰富;苞谷粉腌酸辣子,辣爽

7、下饭;酸鱼酸肉,风味独特。武陵人的建筑也很有特色。由于生活在高山峡谷之间,他们往往以姓氏聚族而居,房屋多依山傍水而建,屋场讲究后山厚实,左右不虚,屋房喜植花草竹木,一年四季,竹木扶疏,花果飘香。武陵人建筑中最有特色的要数吊脚楼。吊脚楼又名转角楼,位于正屋两侧,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女儿绣花之所,下层为厢屋、仓库或磨房,转角楼接正屋一边有悬空走郎,转至外沿.当头,有妙廓翘起,颇为壮观。山区吊脚楼或悬于高崖陡坝,或置于河岸溪谷之上,与奇山相衬,与秀水相映。风和日丽之时,临窗伫立,则清风徐来,鸟语花香,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阴雨边绵之日,登楼远眺,深灰色的木屋在

8、墨绿色的山谷之中,层层叠叠,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深厚凝重而又变幻多姿的水墨画,令人欣赏,令人沉思,令人陶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