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ID:25653819

大小:7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1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_第1页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_第2页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_第3页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_第4页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合布隆渠首引水防沙系统的设计摘要:阿合布隆渠首是渭干河最大源流——木扎提河上游第一座拦河式引水渠首,设计引水流量40m3/s,设计泄洪流量665m3/s,控制灌溉面积35.7万亩。是一座费尔干式和弯道冲沙槽式相结合的渠首,该种布置形式在新疆尚属首次。该渠首工程已于1999年3月投入生产,运行状况达到设计标准,社会经济效益均十分明显。经过运行证明,该工程的设计是成功的,可为后续类似工程借鉴。关键词:引水渠首防沙系统设计  一、概况  阿合布隆渠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木扎提河的出山口处,1995年由世行贷款投资兴建。  该渠首

2、是木扎提河灌区开发治理的龙头工程,主要解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拜城县分布在木扎提河南北两岸共计35.7万亩的灌溉引水问题。  该工程具备泄洪、排沙、引水功能,主要由泄洪闸、冲砂闸、曲线冲砂槽、进水闸及上游曲线整治段和下游整治段构成。  该渠首工程主要利用上游曲线弯道和曲线型冲砂槽的横向环流作用引清排沙。1995年11月,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成果在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模型试验中得到验证,1996年5月开工,1998年9月通水,1999年3月正式运行。  二、引水渠首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木扎提河发源于新疆天山南坡,渠首附近设有水文站(即破城子站)一

3、座。该水文站以上河流全长198.8km,集水面积2845km2,其中冰川面积1219.6km2,径流主要来源于冰川积雪消融水为主,降雨、地下水补给次之。每年7~8月常发生融冰雪和暴雨叠加形成的混合型洪水,陡涨陡落,峰高量大,破坏性较大。  据破城子水文站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14.6亿m3,历年最大径流量17.94亿m3,历年最小径流量11.48亿m3,径流年际变化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8月三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0%,见表1。  洪水集中、河床坡陡、流急、推移质泥沙粒径粗、量大是木扎提河的特点。据破城子水文站实测,平均含沙量2.8

4、6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38.1kg/m3,见表3。年均输沙量402万t,最大年输沙量529万t,最小年输沙量250万t。漂石粒径一般在400mm左右,河床卵石以100~200mm为主,漂石、卵石含量大于80%。经地勘分析,该河段河床D50=9.2mm。  表1木扎提河破城子水文站多年平均月流量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径流(亿m3)0.210.170.180.270.952.334.123.771.560.530.290.2314.6  表2木扎提河洪水频率成果表P(%)0.21251020507080909599Qp(m3

5、/s)958752665552469390296269262254252252备注校核设计造床  表3木扎提河破城子水文站月含沙量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含沙量含沙量(kg/m3)0.0270.0170.0330.0381.292.844.243.680.720.150.0270.0152.86  三、工程布置和引水防沙系统设计  一)、设计总体布置原则  1、保证灌区的正常用水,在枯水期木扎提河流量小于40m3/s,将被全部引入总干渠。  2、泄洪建筑物能通畅排泄洪水、泥沙、漂浮物。  3、木扎提河为高沙河流,渠首的布置和设

6、计应充分考虑防止泥沙入渠,并采取措施将进入渠道的少量推移质排出渠外。  二)、工程布置  渠首闸址选在木扎提河出山口上距破城子水文站5km处,该处有一天然河弯,河道主流稳定于右岸(凹岸),弯道水流明显,具备布置人工弯道的条件。该工程为右岸单侧引水。  渠首工程由以下建筑物组成,见图一。  1、泄洪闸:共3孔,单孔净宽8m,设计泄洪流量QP=2%=585m3/s,校核洪水QP=0.2%=758m3/s,由弧形钢闸门控制。  2、排沙闸:与泄洪闸呈一字型布置,共2孔,单孔净宽5.5m,设计泄流流量QP=2%=196m3/s,QP=0.2%=287m

7、3/s,由平板钢闸门控制。  3、进水闸:与冲沙闸呈45°角布置。进水闸共3孔,单孔净宽5m,设计引水流量Q设计=40m3/s,Q加大=45m3/s,由平面板钢门控制。进水闸设有一道长30m的悬板式“┓”型挡沙坎。  4、上游整治段(即人工弯道):整治段呈曲线型布置,曲率半径200m,整治段长224.5m,底宽39m。设计洪水QP=2%=665m3/s,校核洪水QP=0.2%=958m3/s,设计造床流量QP=80%=662m3/s。  5、冲沙槽:位于上游整治段内与冲沙闸相连,共分两道,单道净宽5.5m,总长60m,槽内设有一道长30m的束水

8、墙。  6、下游整治段:呈直线布置,底宽39m,全长115m。为防止河床下切过甚而影响建筑物安全,在下游整治段底部内呈有三道防冲深隔墙。  三)、引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