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

ID:25663962

大小:66.8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_第1页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_第2页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_第3页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_第4页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存档日期:存档编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论《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形象论文题目:姓名:李明锋学院:连云港校区人文与美术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学号:2011级、1118024123指导教师:张永义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浅论《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形象汉语言文学2011级1118024123李明锋[摘要]《百年孤独》中人物的孤独像是一种宿命,充满无奈且具有很强烈的悲剧色彩。其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这群人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抗争以及孤独与西西弗斯很相似,通过比较来浅论上

2、校的形象。[关键词]孤独无奈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西西弗斯《百年孤独》作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最具盛名的著作,同时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它被誉为是一部“再现了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小镇是当时拉丁美洲的缩影,而布恩迪亚一家人多样但都孤独的结局则是拉丁美洲人民命运的代表,因而对《百年孤独》中人物的分析,对于了解动荡时代中奋斗的拉丁美洲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以“孤独”为主要特点的人物特征对于研究当下激烈竞争中很多人身上所表出现的迷惘和自我束缚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这其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所体现出

3、的抗争与孤独具有很高的象征性,同时他与古希腊神话人物西西弗斯也有颇高的相似性,值得比较来更好地研究人物形象。一、马尔克斯——孤独世界的再现者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中世界的展现,好的作者会为他的作品赋予灵魂,生成主题。作者的情感将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不同时期的作品具有不同的写作主题,并且所要表达的感情也是截然不同的。作品的构成因素、表达主题及情感态度的选择都将受到作者的人生观、经历以及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作品进行解读之前,对作者进行一定的了解对于正确有深度地解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童年在外祖父家度过,这也给了他很好的神话和鬼怪素材的积累,对他之后在魔幻现实小说

4、方面的造诣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对记者工作的热爱使得他能够很好的抓住在生活中的细节,这让他能够在人物刻画上能够游刃有余。最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具有十分强烈的正义感。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从来都不是一名共产党人,有着非常民主与正义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信仰表现在书中人物的塑造上,每个人物都倾注了他对这类人的感情。他深信,拉丁美洲人民应当是自由的,他们能够探求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的观念不仅帮助作者在《百年孤独》中能够客观的反映出拉丁美洲人民孤独中的处境,更重要的是作者表达了对拉丁美洲的未来的期望与自信,这在他之后的一次访谈中

5、有所提及,也可见作者对《百年孤独》这部作品所倾注的情感以及对其寓意的深刻。二、马孔多——孤独的世界马尔克斯曾经说过,孤独是人对周围世界情感的一种回应。当一个人不能或者不愿意理解外部世界,同样不被外部世界所理解之时,孤独之感便会油然而生。马孔多作为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城镇,与拉丁美洲都有着同外界世界的相隔离的特点,很符合马尔克斯对孤独的定义。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孔多孤独的特点,那就是吉普赛人的到来。多年之后当吉普赛人再次到来的时候,表演相似的杂耍时马孔多的居民仍旧显露出十分惊愕白表情,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马孔多居民并没有在思想和理念上获得进步。当香蕉公司这种暗示着西方先进文

6、明如刀一般插进马孔多的时候,马孔多作为拉丁美洲缩影的原本的传统文化以及信仰轰然倒塌。成为了西方先进文明的奴隶,本来就不强烈的归属感越发脆弱,整个民族更加的孤独,因而他们越发封闭,孤独的命运更加不可逆。他们既不愿意去理解外部世界,也一样的不乐意被外部世界所明白。小说中环境同人物是相互渗入的,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一样环境也缔造人。”作者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感情等主观因素会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表现出来,因而环境和人物两者不能分割来看。马孔多作为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这其中的人同样会有环境所表现出的特点“孤独”。“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家徽似的标记,此中的每个家庭组员都自发的佩戴起这

7、个标记。孤独使得布恩迪亚家族的人宛如走进一个走不出去的涡旋当中,这种充满悲剧的人生明知道自己深陷其中却无法自拔。当然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成员几乎都选择了在孤独中结束自己的一生,或许有人在开始时想要摆脱这注定的命运,但在后来却都惊人地选择了同孤独相伴到死。他们惧怕自身堕入孤独的泥潭,以自己奇特的方式反抗孤独,但同时他们又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注释巩云霞:论《百年孤独》中人物孤独的寓意[J],文学界(理论版),2011(11)。布恩迪亚家人所体现出的这种孤独感,是他们所反抗的,但是最终也都发现是他们所不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