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ID:25665081

大小:79.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_第1页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_第2页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_第3页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_第4页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101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本书依据内容为:地测科测量,生产技术科有关图纸,数据资料,矿井建井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概况煤层名称盘区名称工作面名称地面标高工作面标高5-2煤51盘区5101工作面1068m~1172m992.62m地面位置曲家梁南部,东侧为台源地小沟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5101工作面位于51盘区,皮带、辅运、回风顺槽巷开口方位角为N40ºW∠1ºNS,切眼方位角为N50ºE∠1ºWE,东侧为5102接续工作面,西侧为万立焦化厂保安煤柱,北侧为三一矿工业广场。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本区5-2煤层进行过采掘活动,煤层赋存较为稳定,顶板为粉砂岩,硬度系数中等,预计回采后地

2、面会有微小下沉,根据设计,在地面工业广场预留保安煤柱,所以不会影响主要建筑,工作面上部村庄及零星居住村民已经全部搬迁.走向长(m)1440倾斜长(m)200面积(m2)28800煤层情况煤层平均厚(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煤层稳定性2.37简单0~1稳定煤层顶底板情况类型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老顶中~粗粒砂岩约7m中~粗粒砂岩及细砂岩及砂质泥岩直接顶粉砂岩约9.50m为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伪顶炭质泥岩约0.01m灰至灰黑色炭质泥岩底板粉砂岩0.42~11.50m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煤质情况MadAdVdafSt,dPdQnet,daf品种4.61~9.31%4.61~12.70%

3、30.64~39.23%0.21~0.46%0.052%28.68~31.45MJ/kg不粘煤地质构造概述:本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总体趋势为一个倾角小于1º,缓缓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无褶皱和岩浆活动,无断层,仅发育小型宽缓的波状起伏,无断裂构造。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措施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1.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本矿现开采5-2煤层,工作面水害多为顶板水、底板水,水量较小。2.充水因素分析(1)大气降水,区内广布第四系风成、洪、冲击松散沉积,大气降水直接渗入地下。据井上下对照图,5101工作面避开车岔沟,地势稍高且有一定坡度,所以降水后不会存在大面积水,且有利于水分的蒸发。(2)地表

4、水,工作面南侧有车岔沟,为季节性冲沟,发源于井田中部,北东向从本井田南部流过,最后汇入乌兰木伦河。(3)地下水,工作面地下水极不丰富。煤系地层含水层是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侵蚀基准面以上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水量小,富水性弱。侵蚀基准面以下煤层顶板含水层均为承压水,他们水量甚微,富水性弱,易于疏干,对开采不受影响。防治措施:(1)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2)保证探放水系统完善,采煤工作面配备有探水钻机。(3)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矿井井下排水方式为两级接力排水,矿井移交时在管子井井底附近设井底水仓及主排水泵房,同时51盘区设盘区水仓和盘区水泵房,辅运巷道布置

5、有排水水管及水沟。(4)在各顺槽的低洼处,构筑了临时水仓,作为巷道集中排水点。(5)加强监测,特别在雨季,防止采空区补充新的积水对工作面构成威胁。工作面涌水量最大涌水量6m3/h.正常涌水量3m3/h根据矿井水文实测,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6m3/h,最小涌水量为3m3/h,正常涌水量为4m3/h,水量很小,对回采影响甚微。影响回采的其它条件瓦斯成分以N2为主,占本井田瓦斯80%以上,CH4含量在0.02~0.04ml/kg。煤层瓦斯含量均很低,瓦斯分带处于二氧化碳~氮气带或氮气~甲烷带,样品测试结果自然瓦斯成分0~0.91%,为低瓦斯矿井。煤尘本井田各可采煤层煤尘测试的火焰长度均大于400m

6、m,岩粉用量在50~80%之间,煤尘爆炸指数远大于10%,煤尘具有爆炸的危险性。煤的自燃根据陕西省煤矿安全监测中心2008年9月12日检验报告(SMJ/MZ-08186),本井田5-2号煤层自燃倾向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地温区内平均地温梯度均小于3℃/100m,本井田煤层埋藏浅,属“无热害区”矿井。地压无冲击地压存在,正常。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号走向长(m)倾斜长(m)面积(m2)煤厚(m)容重(t/m3)资源储量(t)回采率(%)可采储量(t)5101回采工作面14402002880002.371.3189415395849445建议1、井田勘探期间在本回采工作面留下的钻孔,其封孔质量无法确定,

7、预计不会对回采造成影响。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矿井防治水方针,以防可能引发的突水事故。2、开采后,地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沉陷和裂缝。为防止通过地表裂缝向采空区漏风,引起煤层自燃,在生产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观测地表变形,发现地表裂缝应及时进行封堵。3、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及降雨后,必须及时观测工作面涌水量变化情况和水文变化情况。附图序号图名比例15101工作面底板等高线及剖面图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