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

ID:25670579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_第1页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_第2页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_第3页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_第4页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论文.freel。警戒岗楼的高度应满足鸟瞰整个刑场区域的要求。”由此可知,刑场内的死刑执行场景是为普通民众无法观看的,是为工作人员高度警戒的。所以,针对刑场里的死刑执行,目前是封闭的,只有相关司法人员方有可能接触和目睹到死刑执行的场景。所谓指定的羁押场所,是指监狱或看守所。那么由于其场地的狭窄性和封闭性,故不具有开放的条件,自然在这两处的死刑执行同样是不公开的。并且,法律也颁布了禁止性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五十二条第五款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换一句话说,法律规定阻隔了普通民众目睹死刑执行的场景。那么针对我国如今死刑执

2、行不公开的现状,基于学术理论的探讨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笔者大胆地提出:死刑执行应该公开。下面笔者将围绕此论点论述死刑执行公开的必要性。一、公开死刑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权的保护在我国的古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政府都是将死刑执行进行示众的。然而到了现代,死刑执行就改为封闭式执行了。立法旨意是保护人权,尤其是人格权,保护死刑犯的尊严。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权的侵犯,尽管这可以避免普通民众的目睹带给死刑犯及其家人各种负面的舆论压力,但其更多地体现为与人道主义的违背。相反,公开死刑的执行可以通过保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来达到保护人权的目的。检察机关对死刑的执行具有“临场监督”的检

3、察监督权,但当普通民众作为监督的力量目睹死刑的执行时,可以壮大监督死刑执行的力量,也可以加大对检察院的压力,促使其保证死刑执行的公正进行。这样,在实体上,能保证真正的死刑犯接受法律的惩罚,避免死刑犯的被顶替和死刑没有实质执行的形式伪装,如此以达到死刑执行的实体公正,一方面安抚了受害人家属———用目睹死刑犯如何被法律惩罚的方式来消解他们心中的积怨、偿还受害者公道;另一方面也更强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威严,实现了将犯人绳之以法的效果。换言之,死刑犯伏法的直观场景,更能在民众眼前展现法律对受害者受侵犯之权利的保护;即使对于已遇害的受害者,此举虽不能挽回死者生命,但也是通过死刑之“抵命”的方式,表达了对死

4、者曾经所享有生命的尊重。在程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了死刑执行前后的各个步骤,如果将死刑执行进行公开的话,可以让各个程序在阳光下更加透明地运行,有利于更加有力地保护死刑犯的权利。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第二百五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如果没有普通民众的参与,只留下司法人员在封闭的场所进行操作,可能会流于形式之虞,使死刑的执行成为走过场。所以,通过这种实体和程序的公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枉杀无辜,保护不特定的多数人。在只有司法人员的封闭的死刑执行场所,任何一个不规范的程序操作就可能枉杀无辜,尤其是难以挽回无辜的生命。并且,在这种执

5、行死刑的封闭的刑场或羁押场所,不到十分钟就会剥夺掉数条生命,存在对生命的轻视之嫌。所以,死刑执行的公开可以令每一个程序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运行,使死刑执行更加慎重,避免程序的不规范和实体的错位,这样尤显对人类生命的尊重。二、公开死刑执行更能维护刑法的严肃性并威慑犯罪(一)有利于维护刑法的严肃性通过公开死刑的执行,可以让广大的普通民众目睹死刑犯是如何受到刑法惩罚的,同时这样一个立体的视觉冲击将使刑法的威严得到提升。如此情形可以培养人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渐渐地还可以培育民众心中法的信仰。这殊途同归地有利于法治社会的进一步塑造。(二)有利于威慑潜在的犯罪通过死刑执行的公开,其产生的视觉冲击可以促使潜在的

6、犯罪者产生更为惧怕的心理,使其不敢轻易地犯罪,尤其不敢尝试;而对于正在实施犯罪的人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促使其迷途知返,停止犯罪行为。这样,公开的死刑执行场景给潜在的罪犯或实际的罪犯敲了一个警钟,这种警钟比抽象的和神秘而封闭的死刑执行更具有教育意义。三、公开死刑执行可以间接地促进死刑的废除(一)建议间接地促进死刑的废除1.废除死刑是必然的。废除死刑已经是西方国家刑法中的一种趋势,根据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委员会的统计,到1990年10月止,世界上已经有47个国家全面废除了死刑,其中对普通犯罪人(不包括战争罪等特殊犯罪)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18个。近10多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加入了废除死刑

7、的行列。截止2003年,已有76个国家或地区废除死刑,15个国家废除了普通犯罪的死刑,21个国家实践中废除了死刑。关于限制与废除死刑的国际公约主要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旨在废除死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任择议定书》。面对西方废除死刑的压力和国际死刑废除的趋势,为了与国际发展相接轨,我国废除死刑是必然的。2.中国尚未培育出废除死刑的土壤。然而中国的现状如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