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

ID:2567468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_第1页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_第2页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_第3页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_第4页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陕北音乐文化的代表:绥米唢呐陕西北部的绥德县、米脂县位于黄河西岸,无定河下游,与吴堡、佳县、榆林、横山、子洲、清涧接壤,东南与山西柳林县隔黄河相望。这块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贫瘠而十年九旱的土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因其地处大漠边缘,是北拒匈奴,南守关中帝乡的边关要地,此处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刀光剑影干百年来在山峁间闪烁。号称天下名州塞北咽喉的绥德,曾是陕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陕北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经明代迄今60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锵铿有力的军乐特征、多元性特征,以及极具听觉震撼力

2、、群众性广泛、宣泄乡土情结等特点。唢呐最先作为宫廷器乐演奏,到明代,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乐器,后逐渐传入民间。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了喇叭和大吹两个流派。所谓喇叭即今日的高音唢呐;大吹即今日的中音唢呐,民间称之为大唢呐,也就是绥米唢呐。  历史渊源  绥德米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由于偏僻封闭,远离帝都,少受皇家文化的影响,使当地文化得到较好的保存。在本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陕北文化。陕北绥米唢呐(绥德、米脂、以下简称绥米唢呐),就是陕北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束奇葩。绥德历史上曾是汉胡进退的动荡边陲之地,人们长

3、期生活在远离皇畿帝乡、荒凉贫瘠的土地上,广袤的荒原,艰难的生计,对生的渴求和对命运的抗争,形成了陕北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与文化心理,与唢呐高亢嘹亮、粗犷深沉及至吼天撼地的乐声,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唢呐音乐逐渐融入下层民众的生产、生活、生命之中,成为平民百姓渲泄情感的最好载体。无论开业庆典、节日娱乐,还是娱神祭祀等社会活动都要有唢呐吹奏助兴。每个人一生中最少有三次与唢呐亲密接触:在欢快的唢呐声中来到这个世界(满月生日);踏着铿锵有力的唢呐节拍步入人生的新旅程(婚嫁);伴着唢呐声走完人生旅程,离开这个世界(丧葬)。陕北人的人生道路,无论一帆风顺,还是崎岖

4、坎坷都有唢呐为伴。  历代唢呐手和唢呐乐户对吹奏、创作的传承完成了唢呐音乐的引进、发展、完善、兴盛的漫长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大碗唢呐。在共和国成立前的数百年里,由于吹鼓手被认为是下九流,受到普遍歧视,所以唢呐音乐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解放后,特别是建国初期,唢呐艺人地位提高,唢呐音乐获得新生,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绥米唢呐进入了新的发展高速期。民间唢呐手遍布各地,唢呐又成为婚丧嫁娶、喜乐庆典的最主要演奏形式,唢呐重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曲牌与表演形式  陕北绥米唢呐音乐曲牌、本文由.L.收集整理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这些曲牌产生的渊源主要有四种。  

5、首先是与民族音乐和民歌小调嫁接产生的新曲牌。唢呐吹奏当地的一些民歌小调,博得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民歌小调也因此成为唢呐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维持唢呐艺术生命长青的沃土。如《下江南》、《哭长城》、《南瓜蔓》、《刮地风》、《狮子令》等唢呐曲牌,就是民歌和民间小调经再创作的唢呐音乐。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歌词消失了,只保留下原来民歌曲牌和名称。现代民歌也有不少乐曲被改编成了经典唢呐曲牌,如《绣金匾》、《五哥放羊》、《拥军秧歌》等。  其次是取材于戏剧音乐的曲牌。一部分源于戏剧曲牌,经再创作,也用于戏剧舞台,如吹奏过场牌子,伴奏唱腔。一部分戏曲曲牌,如晋剧音乐曲牌《水龙吟

6、》、《柳青娘》、《哭皇天》等,都通过各种形式最终演变为唢呐曲牌。  当然还有吸收宗教音乐形成的曲牌,如《不知调》、《千声佛》、《西风赞》、《四合四》,这些宗教音乐被地方群体接受后,慢慢的也演化成了相应的唢呐曲牌。  最后还有作曲家自行创作的曲牌。如陕西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徐光明(绥德籍)为绥德汉唢呐团创作的陕北唢呐曲牌《沸腾的黄土地》、《闹元宵》。这些作品为陕北绥米唢呐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陕北绥米唢呐曲牌宝库。  绥米唢呐的特点  绥米唢呐与陕北人的生死、婚嫁、娱神、娱人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可或缺的联系。绥米唢呐的用途可分为:喜庆唢呐,娱神祭祀唢呐、哀悼唢呐。喜庆唢

7、呐主要用于生日满月、庆贺寿辰、婚嫁礼仪、节日娱乐、开业庆典等场合,常用曲牌有《大开门》《大摆队》《西风赞》等,以及现代歌曲;娱神祭祀唢呐,逢道观庙会、春节秧歌谒庙请神等场合,都有唢呐吹奏,常用曲牌有《开庙门》、《西风赞》等。哀悼唢呐主要在殡葬仪式上吹奏,常用曲牌有《花道子》、《散白银》、《孟姜女哭长城》等。  绥米唢呐的吹奏形式主要为动态、静态两种。动态吹奏一般随迎亲、出殡、秧歌、谒庙、请神队伍在行进中吹奏。吹奏路程不一,若遇村村相连路段,可在行进中连续不断吹奏二十多里路。静态吹奏在各种吹奏场合中都有,鼓乐班在庭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