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

ID:2567708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_第4页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84例疗效观察丁健慧龚坚陈秋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临床诊断为药物性鼻炎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复方丹参片及三磷酸腺苷片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中,痊愈59例(70.24%),好转17例(20.24%),无效8例(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疗效佳,且具有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无创伤的优点。【关键词】药物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复方丹参片三磷酸腺苷片【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urativeeffectofbinati

2、ontherapyedicinesondrug-inducedrhinitis.MethodsTheclinicaldataof84patientsedicines,posedofintranasalcorticosteroids,Danshentabletsandtriphosadenine.ResultsAmong84patients,59end(20.24%);and8shoent(9.52%).Thetotaleffectiverateedicineshasagoodcurativeeffectondrug-inducedrhinitis,andprovesto

3、beconvenient,safeandnoninvasive.【KeyorialHospita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120,China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21药物性鼻炎是一种由药物诱发的非变应性鼻炎,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而引起的鼻黏膜慢性中毒反应。其特点是减充血剂的长期使用导致鼻黏膜反跳性充血增加,患者为了保持鼻腔通气而增加减充血剂的使用次数和剂量,使鼻塞症状进一步加重[1]。由于鼻用减充血剂能迅速地解除鼻塞,再加上患者和部分医生使用的随意性,使得该病的发

4、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一些物理及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同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且破坏了鼻腔的的生理结构。笔者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复方丹参片及三磷酸腺苷片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药物性鼻炎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广泛采用的临床诊断意见为患者必须同时具有以下特点:患慢性鼻炎有鼻塞症状,有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类药物史(≥2周);早期改善鼻塞效果明显,继续用药则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鼻塞加重的病史;检查见下鼻甲肿胀,呈暗红或苍白色,触之柔软或较韧;对1%麻黄素收缩反应不敏感[2]。

5、本研究收集2012年4月~2013年9月间,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药物性鼻炎8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12~67岁,平均36.0岁;慢性鼻炎病程4个月~32年,平均约6年;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类药物时间3周~7年,平均近2年。除11例单独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类药物外,其余患者不同程度的伴随使用了抗菌素、抗组胺及多种治疗鼻炎的中成药。早期鼻塞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减轻,最终所有病例均出现无效或加重现象,符合药物性鼻炎的诊断。1.2治疗方法停用鼻用减充血剂类药物。局部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又称雷诺考特)喷鼻六周,第1、2周、2次/qd(早、晚各1次)、

6、1喷/1次,第3、4周、1喷/1次/d(早上),第5、6周、1喷/1次/qod(早上);复方丹参片3片、tid、共四周;三磷酸腺苷片40mg、tid、共四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依据症状和体征判断疗效。治疗过程中,8例初期因不习惯鼻喷雾方法用药,鼻部出现刺激、不适感,数天后消失;6例服药过程中出现轻微腹部不适,未经处理恢复正常。1.3疗效判断标准以患者自觉鼻塞症状改善情况及检查患者下鼻甲状况作为疗效判定依据,根据鼻塞情况和鼻黏膜充血状况分为痊愈、有效、无效[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鼻塞消失,下鼻甲粘膜肿胀消退;有效:鼻塞明显减轻,下鼻甲粘膜肿胀减轻;无效:鼻塞、下鼻甲粘膜

7、肿胀无明显改变。2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治疗总例数]×100%。84例患者中,痊愈59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8%。3讨论对兔的研究发现鼻局部用减充血剂约2周后可出现鼻黏膜纤毛丢失、上皮细胞损伤和水肿,6~7周后表皮下层纤维化肥厚、黏膜分泌增加、细胞排列紊乱,最终出现血管损伤[3]。王静清等[4]在光镜下观察17例药物性鼻炎的鼻黏膜,见上皮破坏而不规整,纤毛脱落且排列不齐,上皮下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血管扩张,在固有层尤其是上皮下区及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