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ID:2568039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_第1页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_第2页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_第3页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_第4页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乳癌患者的抑郁状况。【关键词】乳癌;心理干预;心理健康状况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乳癌患者在诊断、手术、放疗、化疗等阶段均存在一系列精神症状,其抑郁心理能引起患者免疫功能异常[1],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鉴此,笔者

2、对52例乳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3年至2006年入院的乳癌患者102例,年龄27~72岁(≤40岁者35例,>40岁者67例),平均年龄45.1岁。文化程度:初中28例,高中47例,大专及以上27例。职业:工人45例,农民18例,商人25例,其他14例。乳癌按TMN国际分型:Ⅰ期30例,Ⅱ期45例,Ⅲ期27例,均行乳癌根治手术和化疗。随机将102例乳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学历、职业、手术方式、TMN分型及干预前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3、gt;0.05)。  12方法  121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实施心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由管床护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首先向患者说明调查意图并征得其同意,在统一指导下,让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于第7天进行第一轮实施效果评估,对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患者进行新一轮的评估实施评价,直到达到预期目标为止。此过程在患者出院前完成。②根据患者心理评估结果,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干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及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接受能力等

4、不断进行修正。采取床位护士负责制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①与患者交谈,让其发泄负性情绪;②进行有关知识宣教,解除其疑虑;③做亲属及配偶的工作,多关爱患者;④教会患者使用松弛疗法;⑤介绍康复患者相互交流,增强信心;⑥进行科普宣教;⑦个别严重患者安排心理咨询等形式,对患者实施分阶段全方位干预。住院患者每周进行2~3次心理干预,每次1h左右;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每月访视1次,随时电话咨询。干预时间持续3个月,均由管床护士进行。  122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SDS共20题,按1~4级评分,总分80分,50分以上为抑郁。抑郁指数=各项累计分/80。0.5~0.59为轻度抑

5、郁,0.6~0.69为中度抑郁,≥0.7为重度抑郁。两组均在干预3个月后进行测查。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不同程度抑郁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不同程度抑郁发生率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不同年龄患者抑郁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不同年龄患者抑郁发生率比较(略)  注:*对照组比较,P<0.05。  表2显示,观察组≤40岁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计划生育的普及,乳癌发病率逐年增加

6、。由于人们普遍存在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加之乳癌切除造成女性躯体外形和第二性征的破坏,使患者产生较严重的抑郁心理,患者常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我评价降低,自身感觉不良,对日常生活兴趣缺乏,消极厌世,继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后续治疗产生抵触心理[3],甚至萌生自杀念头。这些负性反应,不但使患者主观上不积极配合治疗,更严重的是客观上使患者承受应激反应的能力降低和细胞免疫功能普遍降低[4]。这些均提示对乳癌患者必须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由表1可见,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心理干预是对人的心理进行干扰

7、,以排解和消除劣质心理的方法。本组对52例乳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明显减少乳癌患者抑郁发生率,并可终止乳癌抑郁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下降这一恶性循环,增强了患者免疫功能。乳癌患者是易发生心理障碍的脆弱人群,以往社会及患者对其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对已发生的心理问题缺乏主动性干预,社会也较少提供及时、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干预即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态度,树立信心,增强免疫功能,将会日益得到社会及医护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