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

ID:25691525

大小:1.0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2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_第1页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_第2页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_第3页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_第4页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题领域:城市设计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宋志生石卿摘要: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功能也从单一功能趋向混合化发展。回顾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典型现象,从单一功能住宅区到新城,从大规模产业区建设到综合体,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混合的土地使用方式催生了整合规划的思想。“整合规划”是在宏观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城市开发与规划的一种新模式探讨,是对资源紧缩条件下,增长方式转变条件下,城市化新发展阶段下,规划与设计方法的一种尝试。“整合规划”强调对现有资源整合高效有续的利用,强调对城市相关核心功能的整合发展,强调多专业设计的整合与融通,整合规划理念包含资源整合、功能整合

2、、设计过程整合三个方面,提出四种模式:一、文化先行的规划模式;二、商业综合体的驱动模式;三、依托开放空间的规划模式;四、旅游目的地与开发结合模式。关键词:城市化整合规划十二五转型期城市发展模式是宏观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体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全球排名升至第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重新回顾三十年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于经验之中折射未来,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不论对于时下的城市建设还是对于未来的千秋发展都具备深刻的启示意义。1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与趋势1.1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段史无前例的城市大开发历史。伴随城市化内在动

3、因的推动,城市面临一轮轮不同特征的开发热潮。反观这段历史,既能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下寻求起因,也能从众多个案中去获取好的经验,从而避免产生难以挽回的遗憾。中国城市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1.11978-1984,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迎来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此时知青返城带来城市人口增长,带动城市化缓慢增长。城市化率从17%增长到22%。1.1.21984-1992,平稳发展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大量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带动小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时期,城市化率从22%增长到26%。1.1.31992-至今,加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建设也随之快速

4、发展,城市化率从26%增长到2009年的45%,并持续高速增长。1.2日本城市化发展历程从1950年到1975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从37%上升到76%,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国家城市化。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中显出了很独特的特征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即将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根据不同时期的城市化特点,可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1.2.11922-1950,二战时期城市化发展农业、农村为主的阶段。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直到1920年开展全国第一次国情调查时,都市人口只约为1000多万,日本都市人口的18%,当时绝大部分人仍生活在农村地区。从193

5、0年起,日本都市人口有了迅速的增加。到1940年,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已达到35%。二战的失败使大多数人又返回农村,到1950年,日本的城市化率较10年前只增长了2%,即为37%。总体上城市化率从22%增长到40%。1.2.21950-1972,二战后快速发展时期1950年至1973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工业景气,城市人口又开始大量增加。从1955年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这段时间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它经历了著名的三大景气:“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这期间农业劳动力平均转移量达到的创纪录的水平,每年转移42.9万人,年均转移递增率为3.6%。城

6、市化率从40%增长到72%。1.2.31972-至今,平稳发展时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的城市化进入稳定阶段,城市人口渐进饱和。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个百分点,且在此期间,由于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病”日渐突出,又出现了人口从大都市区向外迁的现象。城市化率从72%增长到80%。1.3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参考日本城市化率72%为快速发展与平稳发展的重要拐点,中国城市化发展还有很大余量,未来十年中国仍然面临快速城市化的重大机遇。2、三十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典型现象与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许多规划建设的典型现象。2.1城市建设的典型现

7、象城市化初期也是计划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规划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卫星城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卫星城的建设告诉我们,单一功能的城市组团难以维系。向综合性开发新城的转变应时而生。新城规划注重配套完善和产业开发。住宅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开发是新城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新城独立性的关键。紧随国家级开发区,各个地方政府在九十年代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区热潮。然而地方开发区建设远超经济发展水平,依靠单一工业化推动的开发区很快后继乏力,大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