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

ID:2569260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_第1页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_第2页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_第3页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_第4页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端粒酶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论文【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端粒酶和PA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端粒酶和P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类型的胃癌,端粒酶和PA蛋白的表达具有差异,其中端粒酶在乳头和管状腺癌组与其他类型胃癌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675,P=0.017);III级组明显高于I~II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39,P=0.037);Ⅲ~Ⅳ期组显著高于Ⅰ~Ⅱ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478.freeldots,QDs)的高敏感性,荧光强和不易猝灭等优势

2、,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端粒酶和PA蛋白的表达情况,且量子点所发荧光能够完全与组织自发荧光区分开。1材料和方法1.1胃癌组织芯片资料统计STC1501胃癌组织芯片购自桂林泛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5×10点阵,每点直径约1.1mm,4μm厚,其中包括64例胃癌,6例淋巴瘤和间质瘤,5例正常及炎症等组织,双芯布阵。所有组织均来自临床外科切除标本,未进行放化疗治疗,经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24h。胃癌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24~83岁,平均58岁。按分期分类:Ⅰ~Ⅱ期32例,Ⅲ~Ⅳ期32例;有淋巴结转移30例,未转移34例。1.2试剂鼠抗人PA单克隆抗

3、体、兔抗人端粒酶多克隆抗体、生物素化羊抗鼠、兔IgG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05nmQDsSA(605nm量子点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珈源量子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3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端粒酶、PA蛋白的表达实验方法参照文献进行。4μm厚胃癌组织芯片脱蜡、水化、微波抗原修复、TBS洗涤,封闭缓冲液37℃湿盒孵育30min,滴加PA、端粒酶抗体,37℃孵育2hr,TBST漂洗5min/次×3次,封闭缓冲液37℃湿盒孵育10min,滴加生物素化羊抗鼠IgG(针对PA)或生物素化羊抗兔IgG(针对端粒酶),37℃湿

4、盒孵育30min,TBST漂洗5min/次×3次,封闭缓冲液37℃湿盒孵育20min,滴加用封闭缓冲液稀释的QDsSA,37℃湿盒孵育30min,TBST漂洗5min/次×3次,滴加缓冲甘油封片剂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端粒酶、PA蛋白的阳性信号均为红色,阳性面积≥25%时定义为蛋白的阳性表达。2结果端粒酶的阳性部位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分布均匀(见图1A)。胃癌患者中有38例端粒酶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9.4%,但在正常和炎症胃黏膜组织、印戒细胞癌均为阴性表达,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见表1所

5、示,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乳头和管状腺癌组与其他类型胃癌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675,P=0.017);病理分级中III级明显高于I~II级,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39,P=0.037);Ⅲ~Ⅳ期组显著高于Ⅰ~Ⅱ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478,P=0.011);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000,P=0.008)。表1端粒酶和PA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PA的阳性部位主要在癌细胞细胞核,呈颗粒状及片状分布(见图1B)。有46例胃癌患者P

6、A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1.9%。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见表1,PA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但TNM分期Ⅲ~Ⅳ期组显著高于Ⅰ~Ⅱ期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729,P=0.005)。端粒酶和PA在胃癌组织中有32例共同阳性表达,14例共同阴性表达,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368,P=0.002)。A:端粒酶的表达(×200)B:PA的蛋白表达(×200)图1胃癌中端粒酶和PA的蛋白表达3讨论本研究发现胃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高(阳性率为59.4%),但在正常和炎

7、症胃黏膜组织、印戒细胞癌均为阴性表达,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表明端粒酶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端粒酶在乳头和管状腺癌组与其他类型胃癌组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乳头和管状腺癌与其它类型相比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在本研究中,端粒酶阳性在病理学III级组显著高于I-II级组,并且与高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提示端粒酶阳性有助于胃癌的进展。这均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近,如Yang等4发现胃癌与其他人体实体肿瘤一样其端粒酶阳性率较高;Matsutani等5观察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端粒酶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

8、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显示,胃癌中PA阳性率为71.9%,显著高于正常和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