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

ID:2569854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_第1页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_第2页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_第3页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_第4页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杨菊芬(百色市那坡县教研室广西那坡533999)【摘要】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体现生活性,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笔者对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进行积极探索。.jyqkoralqualitiesandlife》thesourceofteachingYangJu-fen【Abstract】Thelifeisamoralqualitieseducationofthepointofdepartu

2、rebealsoamoralqualitieseducationofmarriage.《Moralqualitiesandlife》teachinghavetobodynooralqualitiesandlife》thesourceofteaching.teachingcontactchildlifeactualcarryonaggressiveinvestigate.【Keyoralqualities;Teaching《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新课标》提出:“《品德与生活

3、》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指明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然而,《新课标》实施两年来,很多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于“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的理解、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各不相同。他们中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在思想认识上,大家对于《品德与生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这个道理是懂的。他们的不足之处关键是在行动上不懂得怎样联系生活?

4、他们照本宣科,读一读课本,讲一讲插图内容,问一问学生:“懂了吗?”生答:“懂了”就行了。他们不注重生活,不注重体念,不注重扩展与延伸,教学效果不明显。他们只是为了教“书”而教,而不是为了育“人”而教。他们在《品德与生活》一个课时里只用十多分钟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他们要么接着讲下一课时的内容,要么拿来学习语文或数学课。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嘴巴讲一套,行动是另外一套,言行不一。”对此,笔者就如何让生活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源泉提出几点意见:一、把生活引入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5、:“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密切联系的,脱离生活的教育是“纸上谈兵”。《新课标》也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儿童带着自身的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例如,《上学去》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的一个主题活动。教师要围绕一年级儿童本人要面临的、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导儿童自己体验小学生活的愉快,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里强调“问题”的两个“必须”:必须是儿童本人的问题,而不是课文中张三或李四

6、的问题,课文只是一个载体,儿童本人才是主体。必须要解决的是儿童实际问题,是因人而异的,不可能个个都一样,也不是老师想象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把儿童对自己要成为小学生了,心情是怎样的?是高兴?紧张?害怕?还是什么?怎么办?怎么跟新同学和老师打招呼?得了新书怎么办?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一天要上几节课?上什么课?等等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来解决。二、在生活中体念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

7、认知。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外部要求,自我教育是内部动机。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具体的活动体验,把外部要求转化为儿童的内部动力,变“老师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案例,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页“我来尝一尝”,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食物是酸、甜、苦、辣、咸?是怎样知道的?老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去品尝各种食物,学生才能真实感受到什么东西是酸、甜、苦、辣、咸的,在这其中舌头上的味蕾发挥了作用。如果老师仅仅说陈醋是酸的

8、,糖是甜的,苦瓜是苦的,姜是辣的,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念,不会有真实的感受,只会生搬硬套,老师说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如果说别的食物是什么味道?他们就会说“去问老师”,可见,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又如,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帮帮残疾人》一课,老师可以通过一只手穿衣、试试像盲人一样走路、像盲人一样交流的活动,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从活动中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很多,说得很多,也很具体。像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等等都可以通过一个个体验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