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

ID:2570048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6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_第1页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_第2页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及讯问对策引子侦查讯问是指国家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全部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审讯和诘问,以获得真实的供述或辩解的侦查活动。其重点任务是要依法、准确、及时的查明案件全部事实和真相;查明案件同案的犯罪嫌疑人,追清犯罪线索,查明积案和扩大战果。这属于广义上的侦查讯问,因其性质的特殊,侦查讯问往往是查破案件的关键,击破侦查僵局的关键。而对于我们检察机关而言,讯问面对的多为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跟普通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含狭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

2、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该主体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大多具有反侦查反讯问意识,且背后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等等,都是检察机关讯问人员所要突破的障碍。本文通过探讨和归纳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六大种心理类型,深入剖析该心理在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表现,总结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在讯问中的意义,旨在揭示相应讯问对策以提高今后侦查讯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类型分类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侦查的是,职务犯罪侦查是没有狭义的犯罪现场的,换句话来说,犯罪分子在特定时间里进行犯罪的场所地点在职务犯罪侦查中是很难还原和发现的。不

3、具有大量可识别的痕迹物证,大多数只能通过相应人员的举报或书面材料的检举进行入手,所以,职务犯罪中的侦查讯问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讯问是由言语开展精密的考究细节的工作,它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相比于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因而,掌握好对方的不同心理作为讯问工作的突破口是关键。我们将以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对抗性的强弱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六大类:畏罪心理、悲观心理、优势心理、侥幸心理、戒备心理和抵触心理。而我国讯问学中还有学者将犯罪嫌疑人心理类型分类中还有赌博心理,笔者认为其应当是建立在侥幸心理之上或是说应当算作是侥幸心理的一种

4、,本文将不作过多的介绍。2.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畏罪心理及其对策畏罪心理,亦称恐惧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处罚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具体表现为:①犯罪嫌疑人有着强烈的逃避处罚减轻处罚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犯罪嫌疑人做出任何一种他个人认为可以规避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拒供翻供同时也可能在开导之下如是供述。②部分犯罪嫌疑人产生记忆、思维及语言障碍,具体表现为:审讯时,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表现为不规则、无意识的颤抖、扭动、吸烟等以竭力稳定自己的恐惧情绪,当讯问人员提问时,有的问一句答一句;有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有的以不知道、记忆力衰退、记不清楚、装病为由,拒绝回答。总而

5、言之,畏罪心理不仅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事实真相的障碍,同时也是供述事实真相的动力所在。所以讯问人员应当善于利用畏罪心理在犯罪嫌疑人的两面性作用和在讯问工作中微妙的作用。对于那种幻想通过拒供、谎供来对抗讯问人员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善于施压善于加强心理压力使此类犯罪嫌疑人紧张慌忙从而畏罪。另一方面,对于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应当善于开导善于教育,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压力,消除犯罪嫌疑人的顾虑,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意识到只有如实交代罪行才是唯一出路。职务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为国家工作人员,平时多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在有强烈对抗性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能习惯被当作犯罪

6、嫌疑人的孤助不安,所以畏罪心理的产生有着绝佳的土壤,由于对失去自由产生极端的孤独感,而且又一时难以解脱,加之自身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对惩罚限度的明确,知道从轻从宽的先例,随着审讯的深入,这种恐惧感会日益增加,他们急切探寻外界的消息,希望获得外界关系的帮助。因此我们在讯问工作开展中一定要注意对畏罪心理的利用和把握。3.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中悲观心理及其对策悲观心理,即犯罪嫌疑人自知罪行将被揭露,面对法律惩罚对自己的前途和追求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类型产生的机制是畏罪心理未得到及时的释放和解决,从而恶化产生出的另外一种比畏罪心理更为严重的心理类型。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为:①害怕判重刑②

7、缺乏正确的人生观③为犯罪行为感到后悔自责,自认为会成为社会的罪人,家庭的累赘,从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绪激动,痛哭伤心甚至企图自杀。面对这种心理类型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人员应当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唤起他们对人生的留恋和新生活的向往,激发其争取光明前途的信心。只要讯问人员应对正确,犯罪嫌疑人基于期待得到从宽对待、为摆脱痛苦的思想斗争的煎熬、亲属朋友和询问人员的公正对待的感激等动机,坦白供述将变成可能。在职务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从国家栋梁、人民楷模、家庭支柱堕落为阶下囚,身份地位上的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