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ID:25711533

大小:1.27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22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_第1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_第2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_第3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_第4页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赵连芬2016年1月患者信息床号:60床姓名:王志朝性别::男年龄:46岁住院号:0095961诊断:左胫骨慢性骨髓炎病情报告患者因左则膝关节疼痛3月余于2016年2月17日11:32入院患者及家属诉3月前突发左膝疼痛,站立及行走困难。无昏迷及呕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针状。至今未见好转,到我院急诊,门诊以慢性骨髓炎收住我科。查体体温36.7摄氏度,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5/84mmHg。一般情况差,营养中等,左膝关节压痛、叩击痛明显,无畸形肿胀,肢端血运感觉可。入院后给二级护理,普食,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概述定义分

2、类好发部位护理并发症健康教育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骨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创伤后骨髓炎外源性急性骨髓炎最多见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及肱骨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好发部位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细菌入侵2、抵抗力下降(二)发病机制1、好发部位: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及肱骨的干骺端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的好发部位。2、感染途径:化脓病灶转移血源性骨髓炎直接感染引起邻近组织蔓延感染性病灶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进入血循环菌栓受阻于长骨骨骺端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二)发病机制3、蔓延扩散发病前大多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发性化脓性感染

3、病灶;此外,外伤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全身症状表现为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2)患肢局部持续性疼痛及压痛(3)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或已破入软组织中,才出现明显的局部红、肿、热、痛。脓肿穿破组织可形成窦道。(4)可并发病理性骨折辅助检查1、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都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2、血培养可获致病菌,在寒战高热期抽血培养或初诊时每隔2小时抽血培养一次,共三次,可以提高血培养阳性率。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边抽吸边深入,抽

4、出浑浊液体或血性液可作涂片与细菌培养。4、X线检查。起病后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当微小的脓肿合并成较大脓肿时才会在X线片上出现干骺区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5、有条件者可行MRI及CT检查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急性感染有关2、疼痛与局部炎症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局部感染和疼痛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有关5、营养失调与感染中毒,体温过高消耗有关6、有外伤的危险与发生病理性骨折有关7、组织灌注量改变与感染性休克有关护理目标1、病人体温恢复正常2、疼痛得到缓解3、减轻焦虑4、恢复肢体功能5、未发生并发症护理措施治疗原则为:全身支持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患肢

5、制动,尽早行开窗引流术(一)一般护理(二)病情观察(三)治疗配合(四)心理护理(五)健康指导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体位:维持肢体于功能位,限制患肢活动。2、饮食:三高饮食,热量2000-3000kcal3、基础护理护理措施(二)病情观察注意体温的变化局部情况肌肉萎缩情况引流是否通畅护理措施(三)治疗配合1、控制体温2、合理应用抗生素3、全身支持4、缓解疼痛护理措施5、负压球引流的护理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如胸椎、腰椎、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创面大、切口较深,剥离面广,术后可能出血多。负压引流管,可使渗出液及积血排出体外,减少死腔形成,减轻

6、感染机率,加速切口愈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1负压引流管的选择引流管的材料一般选用硅胶,因其引起的组织排斥反应小且弹性好,质地中等,硅胶管长度为20cm,管内径0.4cm,引流球负压5.2kP置管引流前护理心理护理应持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做到细心护理,与患者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关骨髓炎的病因、预防及治疗宣教,重点是让病人和家属了解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引流管的目的,使其了解引流管的重要性的重要性。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置管引流后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倒去负压引流液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铺治疗巾于所换引流管口处的的

7、下方,用双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近端,防止引流液反流,逆行感染,戴手套,打开引流球口,倾倒引流液于治疗碗中,以安尔碘消毒引流球口,排出引流球内气体,使之处于负压状态,关闭引流球口,打开止血钳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置管引流后的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颈部引流管的目的,使其了解引流管、正确使用吸引装置,勿使逆流。适当调节好吸力,保持负压状态,保持管道畅通,防止折叠(2)、妥善固定引流管,嘱患者在翻身活动时,注意引流管勿扭曲、受压,引流球位置低于伤口水平,以免引流液发生倒流,污染伤口(3)、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