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

ID:25713392

大小:12.11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1-22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_第1页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_第2页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_第3页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_第4页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魏《郑文公碑》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魏《郑文公碑》(下)《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当时郑道昭是兖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后来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称为上碑,字比较小,因为石质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称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并没有署名,直至阮元亲临摹拓,且考订为郑道昭的作品后才受至重视。  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

2、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但是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却是一个极其光辉灿烂的时期。特别是北朝之书,以魏为最盛。当时人重以好文,喜润色金石,故刻碑之风蔚然。于是刻石、碑碣、墓志、塔铭、刻经、造像、摩崖等竞相争艳,各种风格、面目的楷书书体在这隶楷错变的蜕化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千岩竞秀、百卉争妍的局面。近一百余年来随着碑碣墓志的大量出土,随着金石考据的日益重视,随着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理论上的提倡,随着一大批书法家的躬身实践,继帖学之后研究碑学之风至今犹

3、盛不衰,北魏书法逐渐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在多如丽天繁星的北碑之中,《郑文公碑》是一颗最耀人眼目的明星。  《郑文公碑》分上下二碑,上碑在山东省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无碑额,二十行,每行五十字;下碑在山东省掖县云峰山之阴,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上下碑的内容基本相同。《郑文公碑》传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他为了传述其父郑羲的功德而于魏永平四年(511)刻于摩崖之上。下碑有“荥阳郑文公之碑”碑额七字。  郑道昭(455-516),郑羲次子,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据《魏书》载其“少而好学,综览群言”,“好为诗赋”。历官至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国子监祭酒、秘书监及光、青二州刺史。孝明帝熙平元年卒,

4、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文恭”,其在任光州刺史期间,“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其所书《郑文公碑》以古朴淳厚的篆法为主,参以方笔隶意,笔调凝炼,如古松蟠屈,体势开阔雄健,神采奕奕。包世臣《艺舟双楫》赞其书“篆势、分韵、草情毕具”,以至去天柱、云峰观摩刻石者接踵,而购得拓片者相以为荣。清叶昌炽评其书曰:“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此虽过誉之论,但亦可以看出此碑影响之大。近代著名书家沈尹默先生则谓:“

5、通观全碑,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若逐字察之,则宽和而谨束,平实而峻肆,朴茂而疏宕,沉雄而清丽,极正书之能事。”可见《郑文公碑》在北魏书法中的重要地位。  《郑文公碑》传无宋拓本。乾隆年间,桂馥寻踪访碑,始有拓本传世,今选用初拓本影印出版,公诸同好,或可裨益于志于楷法者深造而登堂奥之妙。                       (一瓢)延伸阅读(一)《郑文公碑》开启了理性性格与尚法意识   北魏《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有内容相同的两块碑刻,称上下碑,上碑在山东平度县城北大泽山(九青天)天柱峰。高约3米,宽约1米于,共20行,行50字,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立碑》;下碑在

6、山东掖县玉峰山(文峰山)共51行,行29字,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衮州诸军事安东衮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此二碑为一人所书,内容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别,刻于北魏宣五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碑刻没有留下书刻者姓名,清人包世臣根据云峰山其他字迹断定为郑道诏书。郑道昭,生年不详,卒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荥阳开封人,字嘻伯,郑文公羲次子,自号中岳先生。今年亦有考证者否认为郑道诏书。   对于郑道昭,《魏书》卷五十六,《北史》卷三十五,在魏晋时代就有“北方书圣”之盛誉,即使是王羲之与其相比,都有小巫大巫之谓。清人对是碑有非常高的评价。清欧阳辅《集古木真》评:“笔势纵横而无乔野狞

7、恶之习,下碑犹为瘦健绝伦。”此碑书法用笔方圆兼施,有篆之气势,隶之雄浑,结体平正稳重,宽博雍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为“神品”第一。清叶昌炽评此碑云:“不独北朝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康有为又赞为:“魏碑圆笔之极轨。”又扬守敬谓:“云峰郑道昭诸碑遒劲奇佛,与南朝之《瘗鹤铭》异曲同工。”都认为此碑笔墨技巧极高,且功力深厚,亦能体现较高的性情。不过,对于此碑,愚辈总有一些难以表说的想法。   纵观此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